舊的一年過去了、新年至今也開展了兩個月,不知道大家到目前為止過的如何呢?
目前整個台灣社會充滿了抱怨與不平的心情,很多人在過去幾年中持續抱持著非常負面的情緒走到現在。 雖然很多人總覺得是因為大環境不好、政府施政不良、社會環境不公平,導致了整體幸福感的降低。 只是,我覺得一味把幸福寄託在政府與他人身上,似乎也太過被動了。 我們自己還是有些事情可以做的!
這是一篇讀者來函的回覆。
原文如下(為求語句通順,做適當編輯):
---
Joe,Byran兩位顧問老師你們好!
我最近讀了你們寫的書,有問題想詢問你們的意見。
在「別當不服輸、不願賭卻又不服氣的職場魯蛇」裡寫的那種人,我自己本身的工作環境就遇過很多。 當初我以為這間國內算大的保險公司,裡面的員工應該都很有幹勁,能激發我成長才投履歷的.. 但我周遭大部分的人,卻都認為事情做到剛好符合標準就好(剛好及格60分)
你正在考慮年後轉職嗎?大家都喜歡等到領完年終後才離職,因此年後通常有大量職缺釋出,但這種時候要特別小心。Joe常常建議要轉職,就不該選年後轉職,為什麼?來看看 Joe 的分析!
一個男生問了這樣的問題:
Joe你好!
最近我碰到一個很想交往的女生。 我們是同事。 只是跟她怎麼樣都找不到話聊。 好不容易輾轉搜尋到她的FB。 我去加她好友。 她讓我加!沒有拒絕。 可是FB跟她也聊不起來。
我覺得自己平常還滿健談的,朋友也覺得我很好相處,可是跟她一下就沒話講了。 這有甚麼辦法嗎?
最近跟幾個家裡有小孩的朋友聊天。
聊著聊著大家聊到遊戲這東西。 其中一個朋友提到自己擔心小孩沉迷遊戲,所以家裡堅決不讓他們碰遊戲機。
我雖然沒有小孩、對兒童教育也沒特別研究,但我總覺得好像不用這麼嚴厲。 我跟他們提到,其實我自己一直都有在玩遊戲,所以感覺玩玩遊戲,好像不是甚麼大問題吧? 甚至我常覺得,自己年少時候玩遊戲的經驗,對於後來的經營與管理知識的學習好像很有助益。 因為遊戲訓練了自己邏輯推演的能力。 加上我當年玩很多策略遊戲跟解謎遊戲,所以很早就不知不覺地被訓練了怎麼從「遊戲設計者」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思考方式。 這對我後來體悟所謂「系統思考」的知識,有很大的助益。
最近有個讀友來信。
35歲的她,雖不太在意年紀,但由於父母親友催促得勤,念久了,也覺得是不是該結婚,藉此堵住大家的嘴。另外,隨著年齡漸長,高齡產婦的問題浮現,生育可能也會出問題。 她甚至寫說:「很多朋友都建議她:『先結婚生小孩,再來衝刺工作也無所謂。 而且可能有小孩後,你也不會這麼想拚了。』」
要在接下來的時代站穩腳步,我會建議:你未必需要創業,但你得理解接下來的幾個趨勢。 而也因為這樣的趨勢,你無論是要念書、要進大公司、要進小公司、要進新創團隊、或是要自己創業,你都得培養自己成為一個「能獨立運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