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有個朋友跟我聊到他在職場上碰到的一個小困擾。
這朋友去年換工作進了一個新公司,擔任公司其中一位高階主管的特助。 到目前,在工作上大概也有一年的時間了。
這位朋友工作能力是很強的,所以直屬老闆很肯定他。 我猜周圍主管,甚至主管的老闆應該對他也有印象。 簡而言之,以我這位朋友的能力,要在公司出頭被看到,其實是不難的。
這幾年演講與授課的邀約越來越多,我搭小黃的頻率也直線上升。對於起的比雞早,站的比馬久,喊的比蟬吵,睡的比貓晚的職業講者來說,小黃真是最佳夥伴。在車上我們可以閉目養神或是準備課程,不用開車看路,更不用找停車格。加上台灣計程車的收費合理,APP叫車十分方便,搭小黃早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記得之前有一次去某個大學演講。
演講完畢後,有兩個年輕的女生趨前問問題。 問題本身有點複雜,所以在解釋了我的概念後,看對方還是有點困惑,我就跟她們說,這概念其實有好幾本書有談到喔。 我就憑著印象給了她們幾本書的書名,請她們去書店找來看。
不過提完這建議後,發現兩個女生互看一眼,然後靦腆的傻笑回覆:「可是,這樣要買四五本書,感覺好貴喔! 這些內容有沒有哪裡.. 嗯、比方說網站之類,可以免費查到?」
有個女生問到:「大家都強調「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但也同時提醒大家要「順勢而為」。那麼到底何時該走自己的路?何時又該順應潮流呢?」布萊恩在前幾天已經先寫了一篇他的觀點(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vs. 順勢而為,到底哪個才對呢?)。 他以天賦的角度談這問題,那我在這篇則有些額外的補充。
有一位女生問到:你們都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但也同時提醒大家要「順勢而為」。那麼到底何時該走自己的路?何時又該順應潮流呢?
之前去某大學演講,結束後有個同學趨前問了一個問題:「Joe你好,我想知道,在你過去面對困難決定時,比方說創業,你怎麼知道你做了對的選擇呢?」
我聽了一愣,回答說:「當然不知道啊,不走到最後,誰會知道選擇是否正確呢?」
她又補充:「我是說,你怎麼知道某個選擇是機會而不是風險? 或是怎麼知道這選擇的機會是大於風險呢? 難道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更容易判斷出結果會是偏好還是偏壞嗎? 有沒有可能我以為很好的機會,其實有很多我沒看出來的問題呢?」
這其實是一個我們常常被問到的問題。 尤其在職場大人學:人際關係與優勢策略課程中也常常有同學會反應:「職場政治我不喜歡、與人競爭我很討厭,我在職場上難道不能獨善其身嗎? 不能悶著頭把自己工作做好就好?」
答案:確實是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