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好友在知名網路公司當主管,夫妻倆在郊區有間大房子和兩位可愛的孩子。不少在美國發展的台灣人雖然也是名校畢業,英文和專業能力也不差,但卻未必有他這樣好的發展。我在紐約工作時偶而會跟他碰個面,互相交換一下工作上的心得,好比怎麼帶領那些難搞的老外團隊,怎麼跟美國主管要資源等等。
我記得有次聊天,他無意間談到一件事情,讓我到今天都還受益匪淺。
幾天前在MSN遇到一位之前國外認識的朋友,沒兩三句就聊到最近的景氣低迷和無薪假。他口中明顯透露著無奈和一些擔憂,但也不忘酸我一句:哎呀,你們這些自己當老闆的人,是不會懂上班族的辛酸的。
我沒回嘴,但我當然懂。
上週在家裡看了一部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演的片子,叫「神鬼玩家」(The Aviator)。 談的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億萬富翁 - 霍華休斯。 演他如何堅持夢想,抵押資產也要完成自己研發的飛機與電影;甚至最後還不惜跟國家對抗,非要證明自己是有能力造出全世界最大貨機的人。 當然,最後他也確實如願以償的生產出可以載運坦克車的巨大貨機出來。
不過這篇我要談的倒不是他這個人。 而是想說,好萊塢真的很喜歡這種「賭一個夢想,並因為堅持果敢而成功的故事」。 不過試著想一想,這其實是因為一般觀眾喜歡,好萊塢投其所好罷了。 我們從小到大都崇拜這種追求夢想、屹立不搖、就算千夫所指下也願意奮鬥下去的人。 看著他們最後終於柳暗花明、證明自己是對的、或千辛萬苦達成夢想,總讓觀眾有股身心暢快的感覺。
最近常受人委託,幫忙修改求職用的自傳和履歷,改著改著內心頗有感觸,想說來整理整理分享一下。
履歷的部份不打算多講,反正就盡量以條列的方式將自己的學經歷清楚列出,不致於差到哪去。但「自傳」的部份比較Free Style,是個容易突顯優點,也同樣容易暴露缺點的地方,今天就藉由幾個實例來表達一下我個人的看法。文中大致引用了三人的自傳當做示範,我知道這三位都常看我和Joe的文章,所以我這裡先說聲「歹勢」,希望你們不要介意:因為有你們的犧牲,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就當是我幫你們修改履歷的謝禮吧!
前幾天寫了至於35歲之前,你則該知道…一文,談了35歲之前年輕人該知道的職場潛規則。 這篇還有下一篇則算是Bonus,想談談所謂的「捷徑」。 :D
沒錯,當個上班族其實也還是有「捷徑」的。 不過我要先說的是,這可並非是證照這類東西。 過去十年來,大家都在炒作證照;好似你學歷不好、花點小錢補個證照就可以前途光明似的。 一些私立大學也多鼓勵同學去考證照,畢業時手上十幾二十張證照的大有其人;讓一些小朋友誤以為自己多考些證照,就能一帆風順了。
但我得說,那概念實際是錯的。 證照那東西不過只是一張「門票」。 讓你在求職的第一關,也就是「履歷篩選」時不至於被刷掉罷了。 但能否「通過面試」、能否在一個單位「待下來」、甚至能否「出人頭地」,其實關聯就不大了。
事實上我該說,很可能一點關聯都沒了。
因為等進了公司,老闆才不會管你跟隔壁那位同時進來的同事誰的證照多;事實上也不太可能記得(我連同仁是甚麼學校畢業的都常常記不得)。 當然,某些比較保守的單位可能還是會看學歷證照來決定升遷,但這也僅是在兩人能力極度接近時。 如果能力天差地遠,學歷的要素在現在這時代恐怕也將越來越低了。
我在前文中提到,35歲前總要想辦法撈個管理職。 對大部分人而言,第一次的晉升通常是最難的。 但是否有甚麼捷徑能讓這件事情更簡單呢?
我的答案是:「有」,而且還不太難。 因為大部分人的第一份工作,通常若能把握幾個重點,都可以很輕易的在工作崗位上凸顯自己的價值。
最近不約而同收到好幾封網友的email,他們考慮出國攻讀「專案管理碩士」,所以來問問我的意見。我想這是個不錯的討論,剛好寫成一篇給有需要的朋友參考。來信詢問的網友多半會交代一下自己的背景資歷,相對的我會給一些比較明確的建議。但版上的讀者每個人狀況不同,對「出國留學」這件事的期許也不一樣,因此這篇文章我僅提出幾個重要的「思考點」,讓需要的人作為參考。
這篇是寫給畢業生與職場新鮮人的文章。
----
Bryan前幾天寫了一篇「35歲前別急著當第一名,BUT…」,我也興起了或許應該給「社會新鮮人」一些建議。 畢竟社會的一些潛規則,比方說Bryan提到的門檻分級或是我接下來這篇要談的內容,大部分學校都不會教,很多時候你我父母也常沒想過這些問題。 加上時代變遷、就算父母那代適用的規則(金融鐵飯碗、考公務員、找個穩定的工作),往後走也未必還繼續適用。
如果只是自己碰撞,然後像我們這樣自己摸索與理解,其實風險是很高的。 若運氣不好(如背了債、太早有財務負擔、或選了個前景不高的工作)、人生搞不好根本就沒翻身機會了。
所以在看了Bryan那篇後,我想更深入的談幾個新鮮人該知道且思考的職場潛規則。 尤其當你離開學校,試了幾份工作並終於決定要在一個位置上穩定下來時,你更該好好想想下面幾件事。 因為如果沒有好好在35歲之前,或甚至在30歲以前打下某種基礎。 那Bryan在35歲前別急著當第一名,BUT…文章中所提人生後段的「比賽」,你甚至連參加的機會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