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一個有趣的問題:「若身邊有些朋友常常來抱怨,不管我怎麼給予建議,狀況似乎都不見好轉。 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又會出現反覆抱怨相同的事情。 到底我該怎麼幫忙他們才好?」
這還真是個麻煩但又常見的問題。
大家身邊總有一些認識的人,是常常會來跟你抱怨他的人生大小事。 可能是老闆不公平、可能是同事不友善、可能是公婆岳父岳母不喜歡他、可能是朋友欺負他、也可能是情人或伴侶對他不好。 總而言之,好似世界上最悲慘的事情都被他們碰光了。
之前我們有提到,職場溝通這件事情跟是否口若懸河、能言善道未必很有關連(參考:從專案管理體悟的職場溝通法則)。 反而跟體貼心、如何把資料具象化、以及如何帶給他人具體價值等能力關係更大。 但剛入職場的年輕人,還有一件事情也很重要 – 該培養能被他人認可的「態度」。 這不但可以協助我們提升溝通效果、還可以增加主管對自己的信任、讓同事喜歡,進而能讓自己更有成長的空間!
我跟Bryan都是念工程出身的。會唸工程,就是因為我們都不是極度活潑外向的人。 但離開學校後,我們卻都一直在做著跟專案管理相關的工作。 管理跟工程最大的差異,在於各類管理以及人的問題上,通常都沒有唯一解。 是不可能有個什麼公式加減乘除一番就得出最適答案,而必須透過常態的溝通與協調,來說服他人、整合意見、解決質疑、或是贏取共識。
很多書也常在講,一個專案經理在溝通上可能會佔去他超過八成以上的時間。 可是讀工程出身的我們,溝通並不是天生的強項。 所以在這樣衝擊中,我們就只能想辦法自我調整,來讓工作能順利推展。
運動手環跟智慧手錶跟我們部落格的主軸雖然乍看沒什麼直接的關連,但我之所以會想嘗試這類商品,其實是希望能用在「個人管理」上。
有幾個朋友看了上一篇就問我:「Joe運動手環不是只是把你的活動還有數據紀錄下來,這感覺沒什麼幫助啊?」
上個月因為個人好奇,所以自己實驗了幾款運動手環的產品。 甚至曾經有幾天是同時帶兩三組手環過一整天的經驗 XD。(如上圖)
那反正我實驗也都做了,或許有讀友對這類商品有好奇的,那不妨貼出來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最近似乎出現好幾起高材生變成危險情人的新聞。 很多人不解這些頭腦很好的孩子怎麼會做出這樣激烈的事情呢? 明明是天之驕子,退一步不就海闊天空嗎? 未來有大好的前程不是,怎麼會為一段感情就衝動處事呢?
但我得說,這其實並不奇怪! 我自己這幾年也發現,一些寫信給我們談職涯疑問或是遭受感情挫折的,有很多其實是非常聰明的傢伙。 這些很聰明的人,反而有一定比例容易在社會上適應不良。
這乍聽起來有些奇怪,不是嗎?
最近看《Google模式》這本書,在第75頁,施密特寫了這麼一段話:「工作與生活平衡是另一個被視為開明管理的標準實務典範,但可能對聰明、投入的員工構成侮辱。其實,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句話本身就是問題:對許多人而言,工作是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不能分開。最好的文化是邀請員工、並使他們以有益的方式工作過度,讓他們在工作地點和家中都有相當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所以,如果你是經理人,你的職責是使工作生活愉快充實,你的主要職責不是確保員工週而復始地每週工作40小時。」
我猜有些人看了這句話(尤其是「工作過度」這四個字)可能會皺眉,想說這些當老闆的都恨不得下屬每天工作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