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端午連假我讀一本買了好像已有兩三年,卻始終沒時間讀的小說。
這本書的書名叫〈重播(Replay)〉,是肯恩‧葛林伍德寫於1980年代。 故事背景是最近又流行起來的穿越劇。 一個平凡的電台主持人在他43歲時死於心臟麻痺,等到醒來發現自己回到18歲的大學時代。 靠著43年累積的經驗重新選擇了一條不一樣的人生後,沒想到在第二世的43歲時又遭遇到心臟麻痺。 結果再次醒來時,又回到18歲… (真慘)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電影叫〈中國合夥人〉。 這部電影是陳可辛在2013年所拍,談的是三個年輕人從大學相遇、深交、離開學校、後來成長創業的故事。
這部片子最讓我覺得耐人尋味的部分,大概是主角在其中反覆提到:「是我們改變了世界? 或是世界改變了我?」
前兩週寫過一篇關於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甚麼的文章(困境的起點:我不知道自己要甚麼。 找到自己方向的五個步驟),還滿多人在下面回響的。 甚至上禮拜我們在誠品台大店辦簽書會,也有一個正在當國防役的年輕男生來問我問題,談的也是不知道該如何找到自己方向的疑問。
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其實是進入已開發國家的常見問題。
這幾年滿多年輕朋友來找我們,詢問自己生涯或職涯所面臨的困難。
我們通常第一個問題都會問:「你的長期目標是什麼?」
雖然這是個平淡無奇的問題,可是總發現有九成的人是答不出來的。 這就很弔詭了,一方面想問路,但另一方面卻不知道自己最終想去哪裡。 其中大部分人選擇工作的方法,不外乎看看報章雜誌,看看接下來會流行什麼產業,就決定往那邊走,可是並沒有想過自己往那樣的方向到底是為了甚麼?
一段感情結束,很多人因為捨不得,而想跟前任復合,但復合後,卻又發現兩人的問題沒有改變,甚至雷點越來越多。本篇文章,將講述一對情侶的故事,他們分分合合多次、最後一次分手後,其中一方因為捨不得,所以還想與對方繼續當朋友。Joe將從這對情侶的故事出發,帶大家思考復合與分手後繼續當朋友這件事!
前兩個月跟一個朋友聊天。 他談到自己的工作與人生有越來越卡住的狀況。 平常工作太多了,每天加班都做不完。 也因為花太長時間在工作上,老婆自然有微詞。 跟孩子說好的周末出遊也常常因為工作做不完而得取消。
更慘的是,這樣拼命加班並沒有得到甚麼實質的回饋。 當一個小主管好多年了,老闆雖然認同他做的很辛苦,可是似乎並不覺得他有多優秀。 近幾年來升遷的機會,始終沒落到他頭上。 也因為這樣,他就越努力想做出點甚麼成效。
只是人的時間一週就這麼多。 工作越投入,越是蠟燭兩頭燒。 所以他開始有種不知道該怎麼辦的茫然。
前幾日我跟Bryan去行雲會演講,談了關於Startup、商業模式尋找、事業經營、上班族的創業心理建設等等的議題。 跟聽眾邊講邊討論,不知不覺就度過了愉快的3個小時。
演講最後,有位美麗的小姐問了我們一個問題:「創業總是不免需要找尋夥伴搭檔,兩位有沒有甚麼建議?」
這真是個好問題,畢竟創業不可能單打獨鬥,總是需要找人一起。 可是夥伴不對,又常常是創業失敗的主因之一! 雖然我的看法未必是標準答案,不過自己這麼營運幾年,加上也在一旁親眼看過幾個創業(或經營)團隊,總算有點小小的心得。 我的看法是,適合一起創業的夥伴,大概要能符合兩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