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助人絕不是一股腦地付出。教你一個訣竅,聰明給予,才能彼此Happy!

熱心助人絕不是一股腦地付出。教你一個訣竅,聰明給予,才能彼此Happy!

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Podcast節目《大人的Small Talk》一起聆聽,在多數Podcast平台(例如Apple PodcastSpotify)都可以找到!


從小到大的教育告訴我們「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但逐漸長大後我發現,「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樣的觀念,反而會與大人的世界有一些衝突。

第一次讓我印象深刻的衝突,是在學生時代,考試前同學遇到不會的題目來找我求助,我花了時間和心思教會他,沒想到考試成績下來,他考得比我還高分。

本來幫助別人應該是一件很有成就感、很開心的事,但是此刻卻讓我的心情無比複雜。

這樣的衝突,在進入職場後只會更多。

比方同事有難請我們協助,我們花了時間幫助他,他的工作表現也因此蒸蒸日上,反而幫助他的我們,因為額外多花了時間幫他,導致自己的工作表現沒有特別突出,甚至還有可能延誤了原本的工作時程,遭到老闆責難。

當我們眼看著同事加薪拿獎金,自己卻什麼都沒有,而他可能連謝謝都沒說。這種時候的心情真的是五味雜陳,不禁會懷疑「幫助人」真的會讓自己快樂嗎?有些人甚至會告訴自己:「我以後都不要再幫助人了!」

但是一些書籍或是前輩仍不斷告訴我們「幫助別人,原本就是不求回報。」或者是「你現在做的每一個貢獻,都會在將來有所回報,所以即使現在沒有回報,你要抱持著高尚的情操持續給人幫助。」  

那麼,我們到底是該秉持著善良,犧牲自己、不求回報地去幫助別人,還是該自私自利一點,先把自己顧好再說呢?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做《給予(Give and Take)》,打破了我這個心中困惑許久的疑問,也終於讓我在幫與不幫之間取得平衡。

這邊想和大家分享這本書其中的幾個重點,以及我得到的啟發,也非常鼓勵大家有機會可以去翻閱這本書。

《給予(Give and Take)》這本書是一位心理學博士 Adam Grant 所撰寫,在書中他做了各式各樣的研究,透過心理測驗把人分成三種傾向:

第一種人:「給予者」。他們是貫徹「助人為快樂之本」、「施比受更有福」的人,非常享受幫助人的成就感,強調利他主義且不求回報。

第二種人:「索取者」。他們和「給予者」是相反的,做什麼事情都想要佔人家便宜,跟人的交流互動,只是想知道可以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好處。

第三種人:「互利者」。他們非常強調公平,以等價交換的觀念,來看待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點像是做生意的概念,秉持著「我不占你便宜,但你也別想占我便宜,我可以幫助你,但你得告訴我會得到什麼好處。」

Grant博士認為,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職場,都是由這三種傾向的人組成。

那大家不妨猜猜看,哪一種人在學業或職場中表現最好?誰的表現最差?誰又會是在中間呢?

有趣的是,不論是在學業或者職場,結果都是相同的。

結論是,通常表現最差的是「給予者」,落在中間的是「互利者」,而「索取者」通常落則在中間偏前段的位置。

那你一定很好奇,排名最前、表現最好的是誰呢?答案也是「給予者」。

也就是說,「索取者」跟「互利者」的表現介於中間,而贏家是和苦主卻都是「給予者」。

為什麼同樣都是「給予者」,有人是第一名,有人卻是最後一名?

其實,「給予者」還可以粗略分成兩種,苦主型給予者與贏家型給予者。

雖然兩者都願意幫助別人,也都不求回報,但「苦主型的給予者」是有人來找他幫忙,他會二話不說就會捲起袖子,來者不拒地協助,甚至耽誤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最終花了時間讓別人變得更好,自己卻因為沒時間,只能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導致大部分「苦主型的給予者」不論課業或職場表現都只能敬陪末座。

而「贏家型的給予者」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更重視自己的時間,並不會因為幫別人而忘了自己的工作目標與職責,因此他們會建立一套幫助別人的機制,在了解對方的問題後,安排自己有空的時間給予協助。

舉例來說,同樣是大學教授,「苦主型」的教授,就是學生有問題來找他,他隨時都給予協助,可是這樣他自己做研究的時間就被切得很瑣碎,甚至沒有時間做研究。

而「贏家型」的教授,則是告訴學生:「每個禮拜五下午兩點到四點,是你們可以來找我的時間,我很樂意提供協助。」透過明確的劃分與告知,告訴學生如果想得到他的協助,就必須得按照他的遊戲規則來才行。

所以,在思考與做事節奏不太會被學生提問切碎的情況下,贏家型的教授會有更充裕的時間將精力放在研究中,在學術上的表現也就有機會更好。

所以,同樣是樂於幫助人,我們當然要成為「贏家型的給予者」。

那該怎麼成為贏家型的給予者呢?根據過去我自己在職場上觀察優秀給予者的特質後,有兩點建議:

首先,可以用「塊狀」的思維安排你的行事曆。

你當然可以幫助別人,但可以把時間分區塊,區分出工作的時間、陪家人的時間、個人的閱讀時間等等,在分割完主要的區塊後,剩下的才是幫助周圍人的時間。

以我自己來說,早上七點到十點是我個人時間,這段時間我盡量不排會議,如果有需要找我討論或是協助地方,我會盡量排在十一點至十二點與下午五點之後。

但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五點是我的工作時間,這段時間盡量不會讓會議打斷我的工作節奏。

簡單來說,你要拿回時間的主動權,就是你的協助時間以盡量不打斷自己的大塊時間為主。

其次,建立一個你自己的協助規則,能配合的才優先給予幫助。

我在紐約工作時收到一個任務,要我協助將上百份專案經理上繳的報告統一成新的格式,當時我發了一封信給所有專案負責人,告訴他們只要願意用新格式撰寫報告並交給我,我將會優先安排時間,親自協助他們調整報告格式。

一開始願意按新格式上繳的人並不多,但我遵守規則,真的特別幫他們安排時間,手把手地教學,鉅細靡遺地讓他們知道如何快速產出新格式的報告,當這些人回去跟大家宣傳後,越來越多人願意繳交新格式的報告,而我也一樣以優先順序幫助他們處理,最終將上百份專案報告統一成新格式。

建立一套自己的遊戲規則,讓大家知道在你分出來的貢獻時間來找你,你很樂意提供協助,如此一來,大家在遵守遊戲規則下爭取到你的幫助,也就不容易將你的協助視為理所當然。

總結來說,我不否認助人為快樂之本,很多優秀的給予者往往也都是職場的佼佼者,但是我們應該學著當一個聰明的給予者,把自己的工作顧好,我們才能持續提供高品質的協助。

 

內容口述/姚詩豪;整理/林靖淳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姚詩豪 Bryan Yao

成大土木所與美國西北大學專案管理雙碩士、識博公司共同創辦人、普錸資訊資深副總、國際專案管理師(PMP)、甲骨文與微軟認證顧問。曾任紐約市環保署顧問、MWH Global, Inc.專案控制經理,參與國內外多項大型專案並擔任百大企業之諮詢顧問。擅長以詼諧的筆觸以及理性的思維來探討生活中的大小事。文章常轉載於《商周》、《天下》、《經理人》等媒體。與張國洋合著《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以及《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Bryan 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