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幾篇文章,赫然發現「被動型人格」還真的是有點可怕的東西!被動型人格者,在潛意識裡,不相信自己能夠主導自己的行為,傾向把自己所有行為的原因「外部化」,他們心中標準的OS就是:「我今天會這樣,都是OOO所造成的)。這可以造出很多句子,而且常見於日常生活中。
我聊到剛開始求職的時候,我畫了一張「集點卡」。這張卡片橫軸是「小型公司」、「中型公司」、「大型公司」、「跨國企業」。縱軸是「對老闆」、「對主管」、「對客戶」、「對同事」、「對部屬」,縱橫交錯總共20個格子。當時想法很單純,反正還年輕,先不考慮薪資職位,而是盡量每個格子都去體驗。
想像一下,你正準備參加一個社交聚會,可能是場派對,研討會,或開幕酒會。你稍微遲到幾分鐘,一進門卻發現賓客早已滿座,大家談笑風生,酒酣耳熱。這時候你內心立刻湧上一股焦慮,殊不知,這些看起來相互熟識的賓客,其實在幾分鐘前也才第一次見面,只不過比你早一點開始交流罷了。但就是這延遲的幾分鐘,會帶給你一種「只有自己是外人」的焦慮與疏離。
離開學校後,進入了挑戰更嚴峻,組成更複雜的職場,很自然地,我們也總會遇上幾位特別聊得來的同事,中午約吃飯、茶水間聊八卦,偶爾一起湊個團購、訂個雞排珍奶,甚至在工作之外也一起唱歌喝酒,一起旅遊... ...這種所謂「辦公室小圈圈」,無疑地為緊張的職場生活憑添一絲溫暖。
不過,如果妳/你是一位對職場充滿企圖心,期待打造自己事業,建立專業品牌的工作者,個人的經驗告訴我,你該與這類辦公室小圈圈保持距離,因為它帶來的害處,要遠大於好處。
有同學問過我:「你如何確定自己當年的決定是「正確」的?說不定在另個平行宇宙裡,你決定留在美國,那個版本的Bryan比你現在過得更好!」我的回答是這樣的:我認為所謂「正確決定」並不是看最終的結果,而是取決於我們有沒有在事前看清局勢,了解自己,做出合理的判斷。也就是「決策過程」要比「最終結果」重要。原因很簡單,因為「最終結果」充滿了未知性,身為人類的我們永遠無法得知「若當時換條路走,現在會變得如何?」,但「決策過程」則是我們可以用理性事前掌握的!
下課時間,也常有學員來跟我聊聊職涯或人生規劃的問題(頻率甚至比專案管理問題還高),有時候甚至連兩性疑難都來問我。今天要提的,是一位年輕女生的焦慮:她告訴我,她的夢想是去國外讀MBA,但由於才剛結婚一年,這個夢想一直不敢說出來:「老師,你覺得我該怎麼辦好?到底我該去還是不該去?」
「我該去念研究所?」、「我該出國留學嗎?」、「我該交男朋友嗎?」、「我該換份工作嗎?」、「我該要求加薪嗎?」、「我該生孩子嗎?」、「我該買房子嗎?」以上問句包含那位同學一開始的提問,都呈現了一個共同點,你發現了嗎?
最近收到幾封讀者來信,剛好都提到了「想幫朋友解決人生難題」的兩難。例如,朋友跟家人處不好,為家事爭執不下;或者朋友失戀了很久,一直鬱鬱寡歡;又或是朋友面臨職涯的困境,迷失的人生方向……最後問題就轉到了我這兒啦:「Bryan,我該怎麼幫助這個朋友?」
雖然,從幼兒園課堂中,老師就強調過友情的重要,但是成為大人的我們可能早就發現:助人是美德,但是實際執行起來,可能要比想像中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