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Podcast《大人的Small Talk》一起聆聽,或者選擇在Spotify上收聽也可以喔!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上台演說時,該怎麼做才能克服緊張?身為講師和演講者,我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
或許現在看不太出來,但還沒有踏入這一行的時候,我一上台就會緊張得滿身大汗,擠出一句完整的句子都有點難。雖然現在稍微好一些,不過要說我完全不緊張,絕對是騙人的。我是怎麼克服的呢?有兩個想法幫了我很大的忙。以下,我分別用故事來分享,幫助各位理解。
觀念1:別太「自我中心」,今天的主角可不是你
我大學時參加了一個當時校內非常大的社團「慈幼社」。社員分好幾組,有的去養老院、有的去育幼院,陪小朋友或是老人家度過周末。我們每年都會去跟學校租借禮堂來辦社員大會。一年級的時候,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就被選為晚會的主持人。當時我非常緊張,因為這個晚會有上百人,若我沒表現好會很沒面子。
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寫講稿,寫得非常仔細,也在家對著鏡子不斷練習,把稿背得滾瓜爛熟。結果有趣的是,晚會前一天排演時,我緊張到爆,講稿幾乎都被我的手汗弄濕了,聚光燈一打,哇,真的是腦筋一片空白,一句話都講不出來。後來我坐在後台想說完蛋了,明天我是主持人,所有的光環都在我身上,看來要開天窗了。
突然,有個社團裡的大三學姐來找我。首先我得說明為何要強調她是大三,因為通常大一進社團之後,大二會變成社團的主力幹部。可是到了大三,大部分的學長姐會因為備考研究所而消失。所以說,這位大三學姐的出現,是很特別的。
她跑過來,問我緊張嗎,我說對。原以為她要安慰我,但她卻回了我一句讓我終生難忘的話:「Bryan,其實我今天才發現,你是一個這麼自我中心的人。」我聽完愣住,她繼續說:「你緊張得滿頭大汗,我猜你對主持人這個角色,可能有錯誤的認知,你以為你明天是主角,大家都看著你,你的表現會決定了整個晚會的成敗。不過我老實告訴你好了,主持人只是這個活動裡的配角。」
學姊告訴我,主持人只是一個報幕的,目的是讓表演者依序表演,讓活動照流程走,根本就不是這件事情的主角。講白一點,主持人不用表演,即使拿著稿主持也無所謂。你會這麼緊張,可能是錯把自己當成主角了。
雖然她講的話不是那麼中聽,但我當下懂了。她把晚會的局勢,還有我在其中的地位,用我完全沒有想到的角度講出來。確實,我太自我中心了。很多時候你會那麼緊張,也就是你沒有看到大局。只把重點放在「你自己」有沒有好好的表現,而忘了今天的主角其實是台下的人。
後來,不管是演講、講課或是跟客戶做報告,只要我很緊張,就會想起我當年學姐給我的這個提醒。比如說,我要跟客戶做非常重要的簡報,這時候我就會告訴自己:準備是必要的,可是整個案子主角是客戶,真正重要的事情,是把他們要的東西表達出來,而不是報告方式多華麗或多好笑。
如果你也是一個像我年輕時候一樣,上台或者面臨這些重大場合非常容易緊張,你應該去想整個局,永遠不要忘記你其實只是一個服務者,真正的重點其實是這些聽眾、觀眾。
觀念2:莫忘初衷!備好內容,即便只打動一人也是成功
認知到自己是個服務者、觀眾才是主角後,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這場演講最終想帶來什麼。我最近去上了美國知名培訓專家鮑伯‧派克(Bob Pike)的課,他在課堂上分享的故事,或許也能幫助各位思考這個問題。
這位70多歲的老先生已經有50年的演說經驗,他跑到台灣來開了一門課,兩天的課非常精采,他最後講了一個故事,更讓我難忘。他說自己這輩子獲得很多讚美,可是有一個讚美是他的職涯經驗中最特別的。
在二十幾歲初出茅廬的時候,他被邀請去一家企業對著上百人進行演講。本來他是主講者,結果要上台前,主辦單位臨時通知他,說有另一位講者也來了,本來50分鐘的演講時間要縮短成25分鐘。他問另外一位是誰,結果竟是當時在美國一個非常有名、公認厲害的演說家,這下,他更緊張了,還要求先上場,比較不緊張。
演講結束後,Bob獲得一些掌聲,但不出所料,第二位講者講完後,場子熱到爆炸,所有的觀眾掌聲如雷,不少群眾(Bob說他算算有75個)上前想合照,甚至還有人只是想摸摸袖子,沾染成功者的氣息。而Bob呢?只有一個人走向他,跟他握了手,並說:「你的演講讓我收益良多」,然後就走了。
這樣簡單的一句話,為何被Bob視為這輩子最難忘的讚美?倒不是說只有一個人來,讓他不會掛蛋,而是當聽眾─雖然只有一位─來跟他致意的時候,他感覺非常開心。雖然他的演講不能跟老前輩比,但他的演講內容依然因為打動一個人而變得意義非凡。那一刻起,他發現「自己體悟到從事這行的意義」:個人成敗在這個演說裡根本不是重點,就算只打動一個人他依然感動,覺得自己的投入是值得的。
各行各業都一樣,一份工作做久了,我們會很在意「個人成績」甚於「客戶滿意」。工程師會在意設計的這種產品有沒有贏過別人;講師會很在意雇主願意給我多少費用、業績有沒有很旺。時間久了,我們真的會忘記初衷,我覺得這個故事點醒了我這件事情。
以講師工作舉例,你當講師,目的到底是要成為一個很受歡迎、大家都覺得你很棒的講師?還是說你打從心裡希望別人能從你身上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我相信後者其實才是我們可以在職場走得久、走得遠的根基。
透過以上兩個小故事,希望大家未來如果你有機會公開演說,或者做任何的服務,都該提醒自己,把心放在我們要服務的對象上。很多時候,當你把服務的對象當成整個工作的核心目標,第一個你不會緊張,第二個,我相信你把他們放在心上的時候,你的工作表現很可能會更好,因為你仔細想過對方要什麼,而不只有你自己。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