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我要來聊聊一位夥伴提出的問題:他手上有兩家公司的 offer,一家是知名大企業,薪水很高,但他很擔心進去之後能力落後同事;另一家公司規模相對小,薪水也比較低,但他比較有信心能把事情做好。他在課後跑來問我:「老師,我究竟該怎麼選擇?」
最近,網路上很多人在討論「直男癌」這件事。有些女生會分享跟男生的對話紀錄,透過這些對話,可以看出這些男生想要追求女方,可是因為有些男生比較少有接觸異性的經驗,所以就講出很多不得體或是不好的回應。
無論是學生或 Podcast 聽眾,最常問我的問題之一,就是「溝通」相關的煩惱。溝通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們不只要達成個人目的,還要留意對方的感受,以免一不小心就破壞雙方關係。溝通的眉角很多,也難怪總是在提問榜上名列前茅。在這篇文章中,我整理出3個常見的溝通難題及對策,也藉此和你分享幾個說話「基本功」!
前陣子,有聽眾透過 Podcast 信箱,問了我們一個有趣的人際關係問題。根據聽眾的說法,他是個內向的人,一直以來都不是很擅長社交,職場中偏好自己一個人安靜吃飯,也鮮少參加同事聚會。這樣的性格卻在不同的工作領域有著不同的人際體驗,讓聽眾百思不得其解,因此特別寫了信,想聽聽看我們的看法。
如果你平時有在看小說或戲劇,可能對這樣的情節不陌生:當一個人遭逢困難、落入谷底,不管他最後有沒有站起來,他最痛恨的通常不是從未幫助過他的人,而是曾經對他施予援手的人。你也許會對此很納悶,但其實有另一件事實,也是基於類似的道理,那就是:最常被動物咬傷的,正是負責救治牠們的獸醫師。
大人學的夥伴幾乎都是熱愛閱讀和學習的,不過大家身邊未必都是興趣相投的人,也因此就有人來詢問我:「當別人問我看這麼多書、上這麼多課有沒有用,我該怎麼回答?」遇到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是告訴對方「當然有用!」然後開始為自己的學習護航,還是其實你也曾懷疑自己,投資在學習,是否真的值得?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與你分享兩件事情:1. 被問到「讀書有沒有用?」時,你可以怎麼回答。2. 事實上,讀書到底有沒有「用」?
從小到大的教育告訴我們「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但逐漸長大後我發現,「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樣的觀念,反而會與大人的世界有一些衝突。第一次讓我印象深刻的衝突,是在學生時代,考試前同學遇到不會的題目來找我求助,我花了時間和心思教會他,沒想到考試成績下來,他考得比我還高分。本來幫助別人應該是一件很有成就感、很開心的事,但是此刻卻讓我的心情無比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