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

有些關係,越想處理越容易受傷!試著先放棄「期望值」,才能讓彼此更輕鬆

人生除了職涯、夢想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大難題,那就是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平衡。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關係一定是上對下。因為小時候我們什麼都不懂、吃飯穿衣都要人幫忙,我們本來也只能乖乖聽話、任人擺布。可是,當我們長大,想要拿回一些人生的控制權時,由於爸媽已經習慣過去的那一套,因此還是容易使用上對下的態度,這導致我們與父母之間時常會有許多摩擦產生。

越是做好事,你越要謹慎計畫,有勇有謀!

如果你平時有在看小說或戲劇,可能對這樣的情節不陌生:當一個人遭逢困難、落入谷底,不管他最後有沒有站起來,他最痛恨的通常不是從未幫助過他的人,而是曾經對他施予援手的人。你也許會對此很納悶,但其實有另一件事實,也是基於類似的道理,那就是:最常被動物咬傷的,正是負責救治牠們的獸醫師。

叛逆,其實是在成長過程中,瓦解父母不合理規則的生存之道

我討厭媽媽。小時候,每一次我媽總是硬把我拉去浴室,要幫我剪頭髮。每一次我都不願意,因為她剪得很醜。每一次剪頭髮,就是我們母子倆關係衝突的時候,她罵我,我也罵她。到最後,我總是贏不了她,頭髮被剪得很醜,而且還常被打。

熱心助人絕不是一股腦地付出。教你一個訣竅,聰明給予,才能彼此Happy!

從小到大的教育告訴我們「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但逐漸長大後我發現,「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樣的觀念,反而會與大人的世界有一些衝突。第一次讓我印象深刻的衝突,是在學生時代,考試前同學遇到不會的題目來找我求助,我花了時間和心思教會他,沒想到考試成績下來,他考得比我還高分。本來幫助別人應該是一件很有成就感、很開心的事,但是此刻卻讓我的心情無比複雜。

《順勢溝通》讀後心得:達成共識和處理情緒的四招

你會覺得,溝通是一件苦差事嗎?如果遇到對方和顏悅色的時候,那倒還好。但是,當對方的語氣很急躁的時候呢?當對方帶著怒氣找你理論的時候呢?當你覺得怎麼講,對方好像都聽不懂的時候呢?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應用一些溝通的方法,來隨機應變、順勢而為。今天介紹一本談溝通的書。

為什麼面試官很喜歡我,直屬主管卻很討厭我?

在我們的提問信箱裡,我常看到許多夥伴提出自己遭遇的問題,其中有不少狀況都很棘手。前陣子有封信提到的狀況,更讓人匪夷所思。也因此,這次我想來回覆這個提問,帶大家像柯南一樣,釐清整件事情的真相!

「八卦」的旁觀者和當事者

聖誕前去美容院修剪頭髮,一坐下來,服務人員就在化妝鏡前擺上了一疊雜誌 “Marie Claire”、“Cosmopolitan”。可見美容院的「推薦閱讀」沒有太大的文化差異 — 以女性流行時尚雜誌,搭配時事娛樂新聞雜誌為主。我之前一直想不通,為什麼「最新髮型指南」、「如何改善雙下巴」、「如何消除皺紋」的文章,跟名人的逸事緋聞、明星的愛怨情仇同樣是美容院的指定讀物。一直到最近我才想通了這些娛樂八卦新聞的真正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