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其實是在成長過程中,瓦解父母不合理規則的生存之道

叛逆,其實是在成長過程中,瓦解父母不合理規則的生存之道

為什麼大人學推薦這篇文章給你?

或許很多家長都是愛自己小孩的,不希望他們誤入歧途,但是過程中往往會用錯誤的方式呈現,甚至有時候,「聽話」跟「做自己」兩個期望之間,其實是充滿矛盾的。

而孩子們也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步步地去適應這樣的關係,甚至有時候看似反抗父母的過程,其實是在質疑其中的矛盾與不合理。

任職馬來西亞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的馮以量老師,其新書《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中探討了許多家庭關係的議題,想讓我們從中看見自己曾經的焦慮,學習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


我討厭媽媽。

小時候,每一次我媽總是硬把我拉去浴室,要幫我剪頭髮。每一次我都不願意,因為她剪得很醜。

每一次剪頭髮,就是我們母子倆關係衝突的時候,她罵我,我也罵她。到最後,我總是贏不了她,頭髮被剪得很醜,而且還常被打。

我小時候,爸爸的家人們總是滿嘴粗言。如果是在媽媽面前,我自然不會說出任何一句粗話,因為一旦被她聽見,我就會被捏耳朵、賞耳光、扯頭髮。

有一次,在二姨家的門前,我無意間說了一句在我們馮家再也普通不過的粗話,結果下一秒,我跌在地上,眼前滿天星,是媽媽用鐵砂掌巴我的臉,把我打在地上。那一秒,打死我,我都不會相信媽媽是愛我的。要是她愛我,就不會在二姨面前羞辱我。我真的不喜歡這樣的媽媽。

我沒有改變我的想法,我還是討厭媽媽。

我小時候,很期待年底的假期,因為可以早晚都在玩耍,雖然老師有分發假期作業給我們。

有那麼一年,我在剛放假的第一個禮拜,就完成了所有作業,打算在接下來的六個星期只是負責玩耍。結果,被媽媽發現我已做完所有的假期作業後,她拿著藤條鞭打我,硬要我用橡皮擦把所有的答案都擦掉,要我按部就班地重做每週該做的作業。我一面擦,一面哭。要是哭出聲音,還會再被多鞭打一次。試問怎麼會有這樣的媽媽呀?!功課明明就是做完了,還不能去玩?真是變態的媽媽。

這還不是最變態的。

記得我小時候,考完試以後,等待老師發考卷是我最害怕的時刻,也導致我對考試有創傷。為什麼呢?因為只要我考不到一百分,媽媽會拿著考卷,像讀論文似的搜尋每一個寫錯的字。而每一個錯別字,我都得用一本簿子重寫,直到寫完最後一頁為止。

是的。你沒聽錯,我沒有騙你。我媽媽比當今任何一位虎媽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魔鬼訓練方式,我是一面不准自己哭,一面心裡臭罵這個媽媽。那時候的我已經不哭了,也不會哭了,因為我不要挨打。

每一次考試通常會得六到八個一百分,但我高興不起來。因為回到家,還有幾本簿子等著你去填寫。一個錯字,修正一本簿子啊!你想像得到嗎?

長大後,我都看懂了

我不討厭媽媽了。

十七歲的我,在病房裡握著她的手,握著那隻拿藤條鞭打我多年的手。我的媽媽,她生病了,再也沒有力氣打我了。多希望她能再一次站起來,狠狠地打我。

那一年,我十七歲,年十六凌晨零時十五分,我媽媽罹癌去世了。母子倆的緣分居然只有十七年而已。不短,然而也不長。

你說我還氣她鞭打我嗎?還討厭她掌控我嗎?

不了。

她是一位教育程度不高的女性,不用鞭打的方式來教育我,還能怎麼做?

她很窮,窮到連帶我去剪頭髮的錢都得計算清楚。

她害怕,怕我像爸爸家的人那樣,滿嘴都是髒話。她既焦慮又擔心,我這個兒子長大後會像她的丈夫一樣吊兒郎當,什麼都無所謂。

她寄望我這個還會讀一點點書的兒子,總有一天可以出人頭地。每一次她鞭打我的行為,長大後,我都看明白了。

媽媽,你白打了。而我,也白挨了。畢竟,愛閱讀的孩子是不會變壞的。心裡有愛的孩子更不會變壞的。

其實你不需要這樣打我,我也會成為今天的我,這是我對自己很有信心的事。

媽媽,我不再討厭你了

媽媽是在一九九○年農曆新年年十六的凌晨去世的。我們母子倆已經超過三十年沒有見面了。在這裡,我想要對媽媽說一些話。

媽媽,你還好嗎?我沒有再討厭你了,你知道嗎?

我想要告訴你,你從來不曾離開過我。雖然你已經去世三十多年,但我始終相信,死亡結束的只是你的生命,而非結束我和你的母子關係。我永遠是你的兒子,而你也永遠是我的媽媽。你曾給我的力量、關愛,也從不曾離開過我,都在我心中。

媽媽,你不知道長大後的我在學習輔導時,才發現自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媽寶」。是的,我是一個沒有父愛的媽寶。

起初,我很抗拒這種「看見」。總是覺得在你的庇護之下,我無法長大。這也是為何我曾有一段叛逆的童年,常抗拒你給我的愛,不願讓你的雙手剪我的頭髮,不願讓你的雙眼看我的作業、我的考卷。

我很叛逆。還記得病末的你只能躺在病床上時,生氣地對我怒吼:「如果我現在可以站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要把你給打死!」

因為十七歲的我真的很不聽話,抽菸、曠課、喝酒。那一年,我都快要迷失自己,也準備放棄自己了,怎麼還有力氣去成為你心中那一個聽話的兒子呢?

回顧這些過去,我覺得現在的父母依然給孩子們很多規則,要孩子去遵守。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有些規則是不合理、不合情,甚至不合法。甚至有些規則,只要把它們加起來,會發現它們是充滿矛盾的。例如:父母一方面要孩子聽話,另一方面則要孩子能勇敢地做回自己、表達自己──這是彼此矛盾及衝突的兩條規則,是行不通的。

孩子的叛逆,是一種想要瓦解父母不合理規則的過程,重新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的規則。

所以,孩子每一次的叛逆,其實都在挑戰父母以前在原生家庭所遵守的家庭規則。

要是爸媽願意從多方面的角度和孩子們討論,去聆聽、詢問、澄清,孩子其實不需要花費這麼大的力氣去叛逆。

畢竟,沒有一個孩子會喜歡叛逆的自己,包括我。我也很不喜歡那個討厭媽媽的自己。

當初那林林總總的掙扎,現在我只想告訴媽媽,我長大了,我已經擁有自主及獨立。我已經不需要你那些參雜著許多規則、滿滿的愛,那太讓我窒息了。

有趣的是,偶爾我還是會想念這些讓我生氣且叛逆的回憶。偶爾,我覺得能夠做你的媽寶是人生很幸福的事。我,真是一個矛盾的物種啊。

原文摘自寶瓶文化《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