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

常覺得自己難融入群體、或大家都不理解你?這也許跟「亞斯特質」大有關係!

在職場或日常生活當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常覺得自己在團體裡像個「局外人」、很難跟大家打成一片,當大家哄堂大笑時,你也無法理解笑點在哪裡?或者,常覺得自己明明是出於好意做某些事,但旁人經常不理解、甚至還會誤解你的意思,讓你落入「有苦說不出」的人際窘境?

不費力,好好說!6個職場上常被忽略卻關鍵的溝通要點

前一段期間疫情燒得火熱,我想很多人都有延遲理髮或者剃光頭的經驗。家裡四歲的老大自然頭髮也愈留愈長。夏天很熱,看他被長髮騷擾得很不舒服,媽媽索性幫他綁起了沖天炮。這一綁,變成了他的招牌以及神聖不可侵犯的絕對領域。基本上,只有洗澡時可拆掉,包括睡覺也是綁著沖天炮的獨特造型。疫情降為二級的前一天晚上,我跟他勾勾大拇指說好了,他答應去學校期間可以拆掉沖天炮。

「為人直接」不是講話傷人的藉口!成熟大人都該懂的得體說話技術

我曾經分享過【白目是怎麼鍊成的?】這個主題。當時我提供了三個避免講話白目、得罪人的提醒,包含:1.  如果幽默感不足,嘗試搞笑容易變成言語打壓 2.  沒被邀請就急著提供建議,容易被當成自以為是的說教 3.  沒資格講話卻急著發表意見,容易造成場面尷尬。如果你能避免犯這三個錯,被當成白目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不過,分享了這樣的概念後,我也陸陸續續收到一些延伸的問題。

「白目」是怎麼鍊成的?不想被當白目,請避免做這三件事!

這次想分享的主題,是關於:為何有些人常讓人覺得「白目」?這背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我和Bryan經常在Facebook上發表觀點或看法,貼文底下也常有不少朋友留言。偶爾會碰到一些讓人有點尷尬的留言,就是不確定對方是想吵架或只是想表達意見。因為他們可能用詞很直接、很批判、很負面,可是你又不覺得他是來鬧事或是吵架,於是讓人不曉得該如何回應才好….

情緒勒索,關鍵是「有效」

在演講與上課的時候,會發現有些朋友對「情緒勒索」有些誤會......「情緒勒索」其實是一種互動的形式,重點不是在對方怎麼影響你,而是「他這麼做真能影響到你」。所以,「情緒勒索」之所以會重複出現,特別是在親近的人之間特別常見,大多時候的原因,並非因為對方特別想折磨你,而只是因為,這個方式對你「有效」。

「設立情緒界限」是脫離過度犧牲、「文化纏足」的重要步驟

有些人會不自覺地按照別人的需求去做,或是很容易接收到他人的感受與需求而無法忽略。在面對他人的情緒與需求時,若你發現自己的「情緒界限」較為模糊,很容易被他人的感受與行為侵入,無法放著不管時,你可以用下列幾點來提醒自己。

【大人學書摘】人際關係屢碰壁,可能與你的「自我不穩定」大有關係

人際關係的不穩定,往往與個人的自我不穩定有關。可能來自過大的我,或過小的我,也就是在人際互動中有自以為是的狀態,不自覺貶低他人,或是自我貶低的情形,不自覺討好他人。而這種自我不穩定狀態,會引發三種人際互動情形,分別是:第一、錯誤的人際知覺;第二、缺乏人際核對能力;第三、過度尋求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