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遠親近戚,大家難得見面相聚,總是會打開話夾子,聊聊彼此近況,更新你家我家或各自的事蹟。接著你會發現親戚們一照面,一開口的互動方式,可以發現這樣的邏輯,那就是有一方是「盲目地提出疑問」,另一方則是「盲目地回應及解釋」。這正是「盲目迴圈」
大家覺得,去身心科或者精神科掛號,或者是長年住在精神專科醫院的人,都是哪些人呢?多數人會直接聯想到:「瘋子、肖仔、有攻擊性、有危險」等的特殊人士等的負面標籤吧?我要說這都是一種污名化,甚至我還認為,這是長年斷章取義下的錯誤認知。要我一言以蔽之,我會說,他們可能是「未來的我們」,還有,我們最重視的「家人」。
乍看之下,「強連結」的人際網路似乎比較可靠。的確,在日常生活中,會對我們伸出援手、提供幫助的,通常是和自己比較親近的人。可是,這些屬於「強連結」的人,生活及工作環境都和你很類似。也就是說,當你想要為自身「興趣」找到突破的出口、飛向新世界時,應該往目前所處社群以外的地方去發現機會。這時和你身處在不同環境中的「弱連結」們,就可成為你的助力。
對於成年人來說,春節常常代表一年最辛苦的時段。不僅要發紅包,還得應付那些「希望我們人生更好」的長輩們:「在哪裡工作?」「有對象了嗎?」「打算結婚了嗎?」「為什麼不考公務員?」「為什麼不趕快生小孩?」「買房子了嗎?」......所以每年春節之前,我都常常被讀者問到:「到底該怎麼處理這些過度關心我們的長輩呢?」
同理心在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上,是相當具有力量的對話模式;不管在職場上、夫妻伴侶間、朋友間、銷售場合、談判桌上及助人工作中,無一不適用。它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技術。因此,在人際關係中展現同理心回應的首要條件是,我們具有這份與另一個人連結的意願,並且帶著真心誠意態度。否則,任何再高明精準的同理心回應,都起不了作用。
如果在一個人的生命早年階段,曾經被家庭、被環境給無情地撕碎,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充滿委屈、憤怒、活得不開心的人,那麼,我們更需要給他一段時間,陪伴他心裡的內在小孩逐漸長大。對小孩如此,對父母、伴侶如此,對待自己更是如此。當情緒退化的時刻被「接住」了,我們內在才有機會長出如實的力量。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她盡力討好周圍的大家。對於每個要求,全都笑容可掬的承接下來,全力扮演著一個「完美女孩」。一段時間後,就再也不知道自己要甚麼了。每次碰到選擇,永遠是政治正確的選擇、永遠是大多數人做的選擇、永遠是跟隨群體的選擇、永遠是有利於別人的選擇,似乎唯有這樣,才能帶來安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