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培芸 Matilda Hung - 作者系列文章
洪培芸 Matilda Hung

臨床心理師。在工作中看盡千帆,希望藉由分享人生故事,幫助所有人將生命目標扎得更深。中原大學心理所臨床心理碩士,現為「養心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也是桃園市特殊教育團隊特約心理師、新北市衛生所駐點心理師。擅長以同理心建立關係,提供情緒支持,理性剖析人生各個轉變階段,以及感情關係困境中的心理及性格因素。養心心理治療所 (02)89280123

不讓別人幫你的人生打分數!離開「盲目迴圈」的人際溝通模式

無論遠親近戚,大家難得見面相聚,總是會打開話夾子,聊聊彼此近況,更新你家我家或各自的事蹟。接著你會發現親戚們一照面,一開口的互動方式,可以發現這樣的邏輯,那就是有一方是「盲目地提出疑問」,另一方則是「盲目地回應及解釋」。這正是「盲目迴圈」

「人際剝削」是認識關係的途徑,更是理解自己的入口

大家覺得,去身心科或者精神科掛號,或者是長年住在精神專科醫院的人,都是哪些人呢?多數人會直接聯想到:「瘋子、肖仔、有攻擊性、有危險」等的特殊人士等的負面標籤吧?我要說這都是一種污名化,甚至我還認為,這是長年斷章取義下的錯誤認知。要我一言以蔽之,我會說,他們可能是「未來的我們」,還有,我們最重視的「家人」。

在關係裡過分退讓或包容的人,永遠得不到感謝

人類是慣性很強的動物,可能是為了演化及適應而存在的生心理機制。如果每天都在調整,每天都在改變,注意力的焦點就得時時變動,無法省力運作,也就會相當耗能。加上華人社會的集體主義傾向,為了所謂的「和諧」,保守的態度及思維,人生差不多就好,多半得過且過,不敢嘗試改變的舉動。然而真正的和諧,不是建立在壓抑、隱忍及委屈的關係中。在互動模式裡若出現上述指標,即使再輕微,都不能等閒視之;即使只是第一次,都必須正視它,並且勇敢面對及處理。

每個人都需要的前任攻略:你忘不掉的不是他,是來不及長大的美好

從小到大,誰沒談過幾段戀愛?不管是好聚好散,還是無言的結局;不管是無疾而終、不得善終還是白首偕老,相約到永久。這些過去,都會在我們的生命裡留下一種產物,統稱為「前任」。而前任,又可以區分為很多種。

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對你越隨便?警覺你的惰性,關係才不會爛尾

我們的一生中,總有許多家人和朋友的聚會,有人的地方,就有刻意製造的熱絡及歡笑氛圍。不過,你有沒有觀察到,為了這些場面,有時候會犧牲一些人呢?

犧牲,不是孝順的唯一選擇:我愛你,但我也想過好我的人生

避免人際剝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都想要過好自己的人生」。而想要過好這一生,就不能忽視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從小到大,一生相隨,最緊密也是無法割捨的親子關係,那就是父母和子女,無論是以關愛為名,但卻不切實際的期待;還是以血緣為名,但卻窒礙一生的枷鎖。

為何關係中,吃虧的總是我:定錨效應無所不在,務必清醒的活著!

人在進行判斷時,容易受到最早取得的資訊(也就是定錨點)的影響,簡單說就是受第一印象或第一訊息支配。人傾向於利用這片段但其實不完整的資訊,快速做出決定。然後面對接下來的決定時,又會再以第一決定,也就是先前的決定做為基準點(也可以說是參照點),繼續逐步修正。一路發展下來,就會出現最初的狀況與客觀的事實出現極大的出入。旁觀者來看,就是當局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