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

談「派對遲到效應」與快速融入陌生團體的技巧

想像一下,你正準備參加一個社交聚會,可能是場派對,研討會,或開幕酒會。你稍微遲到幾分鐘,一進門卻發現賓客早已滿座,大家談笑風生,酒酣耳熱。這時候你內心立刻湧上一股焦慮,殊不知,這些看起來相互熟識的賓客,其實在幾分鐘前也才第一次見面,只不過比你早一點開始交流罷了。但就是這延遲的幾分鐘,會帶給你一種「只有自己是外人」的焦慮與疏離。

他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談親密關係界限重要性

想像一下:當你的另一半情緒不佳時,你的心情會不會受到影響呢?實際上,親密伴侶最大的困難,就是:因為關係親密,使得情緒界限很容易模糊;雙方也因而很容易被對方的情緒給影響,甚至內心在面對對方的負面情緒時,會出現一種焦慮感。  

不安全感,如何傷害彼此感情:業力引爆

我一直覺得「業力引爆」這個詞簡直有夠生動,它形容的,是我們因為過往的創傷,引發一連串的痛苦、預防性策略、自我防衛、自我保護,甚至攻擊行為……然後,過往相同的愛情劇本,就在你的人生中不停重演。

辦公室小圈圈,可能是你職涯發展的一大罩門!

離開學校後,進入了挑戰更嚴峻,組成更複雜的職場,很自然地,我們也總會遇上幾位特別聊得來的同事,中午約吃飯、茶水間聊八卦,偶爾一起湊個團購、訂個雞排珍奶,甚至在工作之外也一起唱歌喝酒,一起旅遊... ...這種所謂「辦公室小圈圈」,無疑地為緊張的職場生活憑添一絲溫暖。 不過,如果妳/你是一位對職場充滿企圖心,期待打造自己事業,建立專業品牌的工作者,個人的經驗告訴我,你該與這類辦公室小圈圈保持距離,因為它帶來的害處,要遠大於好處。

如何正確有效地幫助朋友:你是為他好,還是自我感覺良好?

最近收到幾封讀者來信,剛好都提到了「想幫朋友解決人生難題」的兩難。例如,朋友跟家人處不好,為家事爭執不下;或者朋友失戀了很久,一直鬱鬱寡歡;又或是朋友面臨職涯的困境,迷失的人生方向……最後問題就轉到了我這兒啦:「Bryan,我該怎麼幫助這個朋友?」 雖然,從幼兒園課堂中,老師就強調過友情的重要,但是成為大人的我們可能早就發現:助人是美德,但是實際執行起來,可能要比想像中複雜!

不讓別人幫你的人生打分數!離開「盲目迴圈」的人際溝通模式

無論遠親近戚,大家難得見面相聚,總是會打開話夾子,聊聊彼此近況,更新你家我家或各自的事蹟。接著你會發現親戚們一照面,一開口的互動方式,可以發現這樣的邏輯,那就是有一方是「盲目地提出疑問」,另一方則是「盲目地回應及解釋」。這正是「盲目迴圈」

【課後心得】第一次閒聊就上手的系統化做法:找到人脈的第一步,就是把握「精準閒聊」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有相同的困擾:無法跟舒適圈以外的對象輕鬆交談。明明「說話」這件事就跟吃飯一樣,是一件稀鬆平常的動作,但驚人的是,其實我們很難跟多數人隨時來上一場閒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