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學書摘】心中裝滿父母的情緒,讓我們變得只為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

【大人學書摘】心中裝滿父母的情緒,讓我們變得只為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

為什麼大人學推薦這篇文章給你?

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習慣去配合他人的期望,美其名叫作隨和,事實上大多都是在壓抑自己真實的需求。

而這樣的行為模式,背後與成長的過程息息相關。因為從小父母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的心裡產生了「如果我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我就會失去關愛」,這導致長大成人後,仍會保持著同樣的行為,因為這就是過去賴以維生的法則。

只是,這樣的壓抑並不是永無止境的,當你長時間地去滿足他人的期望,久了必然會產生委屈的感覺,而這股委屈感一旦爆發,將會對關係產生無可抹滅的傷害。

因此,如何在自我需求與滿足他人期待間取得平衡,將會是我們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必經的課題。


當孩子心裡,裝的是父母的感受與需求

最悲哀的是,在採取「心理控制」教養方式的家庭當中,常見出現:只有父母的情緒是情緒、父母的感覺是感覺,孩子是沒有被允許能有情緒自主性的。

於是,當因為一點小事,父母情緒爆發,或是讓孩子感覺「自己不夠好,就會失去照顧與關愛」的這些事情,都是「日常」的時候,孩子就帶著這樣的創傷長大。

「心」這個容器,裝的就不會是自己的感受與需求,而是能主宰他的生活的父母,他們的情緒與要求。

於是,長大之後的孩子,無法辨識、知道自己的喜好,因為能夠指引他們的情緒已經癱瘓;即使情緒升起,他們還是會習慣性地以別人的情緒與感受為主,讓自己處在「自我需求」與「他人期待」的兩難當中。

而最後,「他人的期待」幾乎都會獲勝,因為這就是他們成長的生存法則。

有些孩子,在經歷許多創傷之後,願意回過頭去看自己在這過程真的受傷了,接受父母有其限制的可能性。

但是在理解自己的創傷時,仍然不習慣先照顧好自己的感受,而會逼迫自己:「既然我已經知道他們有困難,也很難改,那我有能力,我應該多做一點。」

但卻在這「多做」中,尚未照顧好自己過往的創傷,而會在歷經與父母關係中再一次的挫敗時,出現更大的情緒重現,而憂鬱、憤怒、羞恥感等會一湧而上。

最後變成恨,甚至造成彼此關係的直接斷裂與疏離。

而這,是最令人傷心的結果。

並非要責備父母

我了解討論這些互動並非易事,甚至有些父母會感受到被責備,因此會有許多情緒。但我仍強調,談論這些並非要討論誰對誰錯。因為若這是一個文化習慣,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些框架,就無法跳脫這樣的教養方式。

而若我們沒有意識,有時因為父母的焦慮與不安,使得孩子必須以父母的情緒為情緒、以父母的目標為目標時,會讓孩子限縮自己的人格發展;或是,當我們使用一些否定人格、否定情緒的語言教養孩子時,會影響孩子對自我的看法、自我價值與自尊,這些傷害就會約定俗成地繼續延續下去。

我們要做的,不是討論對錯,而是彌補、改善與預防。

若有機會了解,怎麼做能讓孩子得到愛與支持、怎麼做能讓孩子不受傷害、怎麼做能讓孩子的人格健全發展……了解孩子與大人一樣,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平等的人,需要被平等的對待與尊重,對整個社會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若當我們在說著這些孩子的痛楚時,卻為了父母的感受,以至於必須壓制孩子說出自己的傷痛,這又是再一次的情緒壓制與忽略。

對於創傷的療癒與關係的修復,幾乎沒有幫助。

而愛,也會在這之中消失殆盡,只剩下責任與義務。

那對於父母與孩子來說,不是很可惜嗎?

原文摘自寶瓶文化《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另外,我們的 Podcast 節目《大人的 Small Talk》也有邀請周慕姿老師來談談如何應對羞辱,尋求和權威之間更平等的溝通方式,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聽聽喔!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