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陶藝實驗告訴你:失敗經驗對於自我提升真的重要嗎?

一場陶藝實驗告訴你:失敗經驗對於自我提升真的重要嗎?

為何大人學推薦這篇文章給你?

許多人為了追求完美,因而在一次挫折後一蹶不振,抑或是害怕失敗而裹足不前,但其實「害怕失敗」,常常正是拖累你成長的最大究因。在《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一書中,作者透過小小的實驗,告訴你累積經驗為何至關重要?以及如何克服恐懼,並在失敗中求得更理想的成果!


大衛.貝爾斯(David Bayles)和泰德.歐蘭德(Ted Orland)在著作《開創創作自信之旅》(Art & Fear)中提到一位老師陶藝老師做的實驗:他把學生分成兩組,告訴其中一組,他會用作品的「數量」來評分,不管做得好不好,反正做越多就越高分;另外一組則是用作品的「品質」來評分,不用做多,但作品越完美,分數越高。

可想而知第一組就是瘋狂地做,第二組則是精雕細琢想要做出最完美的作品。一段時間過後,你猜哪一組的作品品質比較好?

答案是卯起來做的第一組。

由於他們累積大量作品與大量失敗,結果技術提升了,最終反而能做出較高品質的作品。而追求完美的那組呢?因為他們專注於對品質的追求,不敢冒險、採取保守態度,反而失去練習與提升技術的機會。

看到這個研究結果時,我好像懂了什麼,從小到大,我們都被鼓勵追求完美:學校的成績、職場上的考績,連我現在出去演講,主辦單位都會請聽眾替我評分。每個階段我們都被要求表現越完美、分數就會越高,毫無例外;但卻沒有人說:「你做越多次越高分。」我們會不會一剛開始就設定錯了?

如果數學小考的時候,是算越多題目的人越高分,會不會這些人段考反而考得比較好呢?如果跳遠預賽的時候,是跳越多次的人越高分,決賽會不會整體成績更好?

當然這些都是我的異想天開,畢竟現實生活不是功夫數學或功夫跳遠,但如果好表現是以「累積經驗」(包括失敗經驗)為優先前提的話,我們需要一套鼓勵自己不斷地做的系統,成功或失敗都不在意,就是一直做。

聽起來很容易,但以面試來說,你當然會希望面試的結果是真的找到工作,沒有人參加面試是為了面試。或是對客戶的簡報,沒有人會希望自己千辛萬苦爭取來的提案機會只是一次「經驗」。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模擬考、要排練、要模擬面試,多練習、多把自己推出去,任何可以累積經驗(包含失敗)的機會都不能放過。

慢慢失敗、小小失敗

就神經學來說,定期經歷失敗和不適會讓我們的大腦更強韌。想想看一個被五十個人發過好人卡的人,和一個從來沒收過好人卡的人,哪一個人比較能接受好人卡?當然是前者,因為他的大腦已經非常熟悉這個過程了(苦笑)。

可是,如果你跟我一樣,真的還是很玻璃心怎麼辦?我的方法是「先慢慢失敗、小小失敗」。當然,這和矽谷人信奉的快速失敗(fail fast)不太一樣,但我有時候還是覺得保護我小小的易碎的心很重要。

心理學裡面的「脫敏」,是指不斷讓自己暴露在恐懼的事情面前,讓大腦中的杏仁核逐漸習慣而降低敏感度,恐懼感也會隨著降低。我自己試過之後,對我效果比較好的是漸進式脫敏,就是開始以低程度的刺激、漸進式地讓杏仁核習慣

常有人跟我說:有懼高症的話,去高空彈跳一次就會好了。

這種說法我完全沒膽嘗試,而且就算真的嘗試了,我搞不好有揮之不去的陰影,反而一輩子都會怕高。

但是如果給我多一點時間,我可以先從站上椅子開始,站上桌子,然後站上二樓,這樣一步一步克服對高度的恐懼。

 

本文摘自方舟文化《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停止自我否定、治癒內在脆弱,擁抱成就和讚美的幸福配方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