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如果沒交過女朋友,或是始終交不到女朋友,其實應該要嘗試「分散策略」: 優先提升自己跟異性在社交互動上的合宜能力,而非只是盯著一個女生想靠苦情追到她。這就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如果我本身就是一個害羞、木訥、無趣、跟女生無法順利聊天、或讓她們感興趣的男人,我哪可能走什麼分散策略? 我根本不知道怎麼踏出第一步、也不知道怎麼讓女生毫無壓力啊!」該怎麼做呢?
2017年雖然對我而言實在是非常忙碌的一年,但我也還是盡量趁著工作的空閒階段讀了不少的書。
今年在讀書這件事上,我也開始做了一個新的嘗試。 這嘗試是什麼呢? 就是我從七八月的時候決定要試試看,如果只入手電子書,這對我的閱讀生活會產生什麼影響?
一場追求失敗,卻賠上兩個年輕人,這幾年三不五時都能看到這類令人痛心的事情。我希望年輕的男生能看到這一篇。因為如果你在十幾歲時,就能具備跟異性互動的正確概念,你可以少吃些苦。但相反的,如果你的戀愛世界觀完全來自於男性直覺或是電視電影,那你離開學校後可能還會經歷數年甚至十數年的碰壁。
9月時,聽說Amazon要出新款的Kindle Oasis,我那時候非常非常的興奮。因為這一版本做了兩個對我而言很重要的調整。一個是他從6吋變成7吋;另一個調整,是這版可以選擇32G的儲存容量。為何這兩個調整讓我很興奮呢?因為這會讓這台機器變成最適合看漫畫的載具!
這篇我則想談的另一個觀察到的問題,尤其是很多女生常犯的錯誤:就是用著「錯誤的篩選機制在挑選對象」。雖然在我的觀念中,戀愛最難得部分在於「相處」。 但相處之前的篩選卻一樣重要。 因為你的篩選機制若有問題,表示源頭來的人就不對。 這時候,就算你個性好、內涵佳、善體人意,但若人不對的狀況下,最終也很難有什麼好結果的。而偏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方法。
覺得局的思考,最關鍵的起點是你要有能「換位思考」的能力。能越快體察別人在想什麼、越快理解別人對同一件事情的觀點、猜到別人想怎麼出牌、會怎麼採取行動,你就能理解目前的狀況,並及早做出反應。無論是戀愛、或是友情、或是工作上更複雜的狀況,體察別人的心意,都是看懂局的第一步。而下棋,似乎是最能潛移默化地在我們早期年紀就去強化這能力的方法。甚至我猜,最好的訓練時間,恐怕就剛好是五六歲前後。
之前有個同學寫信來問我:「Joe,你在文章還有課程中都有提到不要去討好異性。 可是我喜歡他,想要對他好,這有什麼不對?」
這乍看有點奇怪,但其實背後是個簡單的概念 —— 很多人在人際關係上常常以討好的方式跟人相處。 最後要嘛,就是被別人看低踐踏然後自怨自哀,不然就是造成別人壓力讓人逃避厭煩。
你周圍一定有類似這樣的朋友,老跟你抱怨:「我對他這麼好,可是他對我卻很冷淡」。 或是「我對這個家做牛做馬,可是喔,孩子長大了就都不管我了。」 又或是「我對他付出一切,但你看看他怎麼回報我的?」為何會得到這種結果,都是因為,他們過度用討好的方式,在跟別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