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會議的決勝點通常在會議開始之前。聽起來愚蠢,不過務必先確定你真的需要開會。如果是需要隱私和直白說實話的事,或許採取一對一的談話會比較好。1. 會議發起人應在會議通知的電子郵件中訂定會議目標(直白的一句話)和議程(最多三項)。2. 盡量在前一晚發出會議通知,以免有些與會者當天行程已經滿檔,這也能讓大家有充分的時間思考。
同事好雷、老闆反覆無常等等,職場的人際關係讓你煩躁、生氣、厭世嗎?面對職場的人際衝突,想當個情緒穩定的大人,Bryan建議,不妨把職場當作一個真人實境秀,每個人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你需要做的是,搞懂每個角色的需求,與他們建立盟友關係。這可以降低你在職場遇到的人際衝突,也能讓你擺脫負面情緒,讓自己情緒更加穩定。
在職場上,簡報是一種常見的溝通工具,考驗講者在報告當下是否能透過精準的表達和投影片的視覺引導,向目標聽眾傳遞清楚和正確的訊息,以達到溝通的目的。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實際執行時,我們往往容易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近期發生的艾怡良金曲頒獎事件,儘管發生在演藝圈,但對於職場簡報的技巧和準備方面,卻提供了三個非常重要的啟發。
在生涯諮詢中,我經常會遇到以下這兩類具體的問題:第一類問題:關於行業的判斷──到底哪一種行業更有前途?第二類問題:關於職業方向的選擇──特別是關於管理路線和技術路線兩者之間的選擇。
剛入職場不久後,我有過一個很悲慘的遭遇。 當時在我待的網路公司,有個新的子網站要上線,需要有即戰力擔任重要職務。我和另一位同期加入的同事,都對這個職務有高度興趣,因為它不只很酷,新網站上線對工程師的履歷是很大的加分項。我很希望可以爭取到這個機會,但最後被選中的是對方,我還得幫他拍手,強裝笑容。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剛畢業不久的同學,見面總喜歡交換名片,我也習於聽到大家拿到名片時對於我的讚嘆。我也樂於把自己和公司的標籤畫上等號,誤以為那些光環屬於我。但其實,這都不是真的。直到我第一次創業,才痛苦地理解到事實的真相。原來,那些光環都會在我選擇離職的那天一起離開。
有一次在線上舉辦職涯分享活動,講者慷慨地分享自己的求學與求職經驗,我和講者也在會後提供自己的 LinkedIn 連結,給正在找實習或是工作的求職者加入。然而,出乎意料地,在有近 70 名參與者的活動之後,我其實只有收到個位數的 LinkedIn 好友邀請,也就是説,大部分的人,即便有求職意願與動機,卻沒有主動建立求職過程中可能用得上的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