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敢不是不會害怕,明明害怕卻還是勇敢面對恐懼。我們總以為坦承內心的不安就是向別人示弱,但其實這樣的行為才是最勇敢的,甚至有文獻研究,當我們主動坦承自己害怕的事物,害怕的程度將會有所降低。
前一篇,我們討論到比較多都是心態面的成因以及調整,主要是想闡述,我們容易錯估自己的學習效率,設定了錯誤的期待,才會產生撲面而來的挫敗感、自我批評,所以說端正心態是跨領域學習的第一步。那麼心態建立好之後呢?難道就只能這樣忍受痛苦慢慢磨嗎?有沒有更快的方式?下面我就分享幾個我自己跨領域技能學習的小技巧。
「課程並不是一種量產產品」,也就是說,它不是像電商平台上可以看到的商品那樣,當你突然覺得需要時,只要下單訂購,後天就能送到家,解決你的問題。
大人學一直認為:「人生就是不斷地選擇」。如果你想過出更好的人生,那麼你每次的選擇,就得要夠聰明。而亞當‧斯密亦做如是想!他在更多時候,是在引導我們思考:什麼才是你想追求的?什麼才是更適合你的?你應該追尋自己的夢想,或是「向錢看」?你會願意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付出多少代價?如果你想要過極致的人生,那麼,你該如何思考?
當你想說服一個人去做一件你認為非常正確的事情,對方不動,並不是他道理不懂,而是他內心有恐懼。恐懼是邊界,但恐懼也是驅動力。我面對恐懼的方法,就是決定了我的邊界,我是要讓恐懼驅動我去找更好的解法,還是讓恐懼阻止我前進,決定了我能走多遠 。
改變,是我們生活中始終要面對的問題。有時,我們主動想要改變,例如不再拖延、不再懶散、不再逃避,但是,我們卻發現改變如此痛苦。一般人認為,「改變」常與意志力強弱或者性格有關,但其實不然。世界一流的行為心理學家希思兄弟認為,根據研究,改變往往是情境問題,有時候人們不願改變,或無法堅持,並非是因為懶惰,而是你在情境中早已筋疲力盡。這時候,想要改變的人需要先「尋找亮點」,讓感性參與,並且調整環境。
這幾年線上課程蓬勃發展,很多單位都建立了線上課程平台。我難免會被一些朋友問到,線上跟線下學習最大的差異在哪裡?我自己兩邊嘗試的體驗後覺得,這兩種類型的學習方式,還是有適用性的問題。線上課程,比較適合自學性質高的知識,如果我學的比較是架構面的東西,比方說管理、溝通、經營、談判、企劃之類的主題,我個人還是會花時間去參加名師的實體工作坊。這主要是因為,和老師面對面的互動中,能強化學習上非常重要的三大需求,分別是:訣竅、矯正、沙箱。但這三者是什麼?又為何很重要呢?我來試著幫大家解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