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Podcast《大人的Small Talk》一起聆聽,或者選擇在Spotify上收聽也可以喔!
今天,我想來聊聊「為什麼長大好難」這個話題。不少人都跟我提過,說他們很懷念小時候或學生時代,雖然我自覺學生時代過得還滿辛苦的,所以沒有這樣的感覺,但我可以理解為何很多人會對那個時期感到懷念。畢竟年紀小的時候要煩惱的事情少,如果家境優渥一些,吃得飽、穿得暖,除了讀書與成績,確實是無憂無慮。
但隨著年紀增長,我們開始要做越來越多的選擇,比方說大學要選校選系、畢業後要考慮是否繼續進修、然後決定做什麼工作、職涯如何發展。其他像選擇交往對象、是否結婚、是否生小孩、是否買房、又要買在哪裡;或是投資理財,要搞懂金融、搞懂國際局勢、理解政治。若生了小孩,則又有更多問題出來。
多數人面對人生中的各類選擇,要就是隨便選,要就是覺得有沒有機會不要選。這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選擇確實不容易。但我其實一直有個概念想跟為此所苦的各位分享。
我不否認長大後我們要思考的問題確實變多了,但是這些最終讓我們卡住的問題,其實不是因為「長大」而冒出來的,那些問題其實一直就在那邊。唯一的差異在於我們年輕的時候,可以透過一些方法暫時不處理來迴避掉這些問題。
但暫時閃掉,問題卻沒有消失。這些麻煩的人生問題,你終究有一天得要面對。就有點像牙痛一樣,輕微疼痛時你確實可以丟著不管,吃吃止痛藥就好;但等哪天劇烈疼痛時,止痛藥再也壓不住了,這時候你就非處理不可了。
人生中也很多相似的例子,以下,我就來講幾個常見的狀況。
比方說,你在學生時代可能對人際關係沒那麼敏銳,但在讀書時期,你可以靠功課好來規避這問題。因為在學生時代,即便大家覺得你個性怪怪的,但因為你是前幾名,老師還是會對你寬容;同學雖然未必喜歡你,但你若把重心放在考試,其他時間不跟同學往來,都去補習班、圖書館,往往也不覺得怎麼樣。
可是離開學校後沒有成績了,人際關係也突然變成職場上的「核心技能」,這時候,除非你是什麼技術天才,不然你的白目將變得沒人能夠忍受。於是,你就會「瞬間」覺得,怎麼突然每個人都變得好難相處?
如果還伴隨覺察意識很差,沒有立刻嘗試改善,很可能就會遭遇職場上的排擠。甚至換了好幾個工作,同樣的問題還是持續發生。
再舉個例子,在學生時代,父母、老師都會跟我們說:「你年紀還小,學生的職責就是好好念書。」甚至三令五申要我們不要交男女朋友。如果你是個好學生、乖乖牌,然後你剛好又沒太強烈的生理慾望,你就會把這命令當了真,於是認真埋頭讀書,沒有跟異性有太多互動。
好不容易學校畢業、開始工作後,父母可能就會開始問你:「怎麼樣啊,有沒有男朋友、女朋友了啊?趕快結婚給我生個孫子吧!」可是這時候你發現,自己經驗很少,根本搞不清楚異性在想什麼,即使勉強約出來,一、兩次後對方就冷淡了,更別說要結婚。
你看,這又是一個問題其實一直都在,只是沒面對不知道的例子。
如果可以,這些人生課題恐怕越早面對越好。因為時間越往後,你的空間越少。不管是搞懂異性、訂出職涯計畫、提升人際關係、學習讀空氣的能力、有更宏觀的思考模式、甚至只是逼自己多學各類知識與技能等都一樣,越年輕,你時間越多,也就有越多的餘裕去學。
只是說來悲哀,很少人教過我們這個概念,所以我們通常就是不知不覺,或甚至更糟糕的 ---- 是不改善自己的方法,但靠「更認真」來換。
我先講不知不覺。
《大人學》有開設一堂履歷課(履歷優化與個人品牌重塑),也有在講職場的天賦與熱情的課程(尋找天賦與熱情的系統化做法),在這些課程中,我們常會碰到一些將近40歲的同學來上課,說自己職場卡住了。狀態好一點,只是無法往上爬了,但差一點的狀況,是選擇的工作變少了,薪資條件變差了。
但你若細看,就會發現其中有不少人過去都對自身的職涯狀態沒有警覺:可能是待在一份不斷做著機械式或是簡單內容的工作好多年,或是雖然換過很多工作,但都這些工作都沒有連結、沒有積累、也沒有專長,於是到了某個年紀,技能與資歷不足的問題就開始浮現了。
此外,在我的另一堂關於戀愛的課程(戀愛大人學)上,也能看到類似的狀況。這堂課因為單價較高,上課的同學其實都是能力很強的族群,像是醫生、外商經理人或竹科工程師等,男生女生都有。他們多數從小就都是好學生,只是很多人小時候太認真讀書,出了社會也太認真工作,以至於對異性的理解很少,等到某個年紀想交男女朋友時,才發現交往互動是個難題。而且,因為起步晚,異性反而容易覺得他們很奇怪,或是覺得跟她們相處壓力很大。
所以你看,許多人生課題真的是無法逃避的,無論是因為不知不覺而沒能學到,或是誤以為自己可以避開都有可能,這些未竟的課題到了某個年紀都會浮現的!所以,不是長大難,而只是問題累積到一個時間點,終於爆炸了而已。
那我前面有提到,也有一些人的處理方式是不改善自己的方法,但想靠當下的「更認真」跟「更努力」來彌補。
台灣社會不是經常強調「愛拚才會贏」嗎?於是很多人發現事情不順利的時候,就會想說:「那我靠時間跟他拚。」比方說工作做不完,我就加班來拚。
工作難免會有臨時狀況,也偶爾需要加個班,但如果你在某個人生階段,發現工作總是做不完,得不斷靠加班來彌補時,別懷疑,這已經是人生出問題的徵兆了。要就是你處在一個不對的職場環境中,要就是你其實已經到達一個能力不足的位置了。
加班可以讓你「表面上」看起來沒問題,但只要時間拉長,問題終究無可迴避。而且「加班拚一下」是惡性循環,這表示你的休息與學習時間會減少,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是,最終一定會導致人生全面的潰敗。
所以,說來悲哀,你或許可以把人生想像成被關在一個水牢中。這個水牢是個狹小的空間,你手邊有各類工具,但上面總會持續有水滴下來。這水滴得很緩慢,可能要花30、40年才會將你淹沒,但這淹沒終究會發生。
大部分人的警覺性不高,水在胸部以下時都不以為意,非要等到水淹到胸部以上才緊張。可是這時候,手邊很多工具與選擇已經被淹掉了,能選的往往只是所謂的「退而求其次」。
所以你必須把握沒有卡住的時間,更早地投資在取得能力上,而不是等到卡住時30、40歲才思考。如果更早的年歲時能有更高的風險意識,以及成長學習的動機,等到你歲時,多半已能累積足夠的技能或是改善自己的缺陷。
也因此,閱讀到此的朋友,如果你年紀還輕,比方說還在學校或是還在20歲上下,請務必正視人生課題,尤其你的「人際關係」、「兩性關係」、「職涯思考」還有「技能累積」這四個。這都是你在年輕時代該努力的,不然到了中年,很容易就會人生卡關。
至於如果你已經30多歲,開始意識到人際關係或是戀愛關係讓你幾乎卡住了,我覺得最快的方式,不是再靠自己摸索了,我鼓勵你來上我們的課。比方說,職場大人學教你搞懂職場的人際關係;戀愛大人學讓你避開戀愛碰撞的苦痛。或是其他大人學的管理課程或是思考課程,則讓你快速累積職場的技能與管理知識。
畢竟就是因為不擅長才會卡住,還要勉強靠自己來消耗自己寶貴的時間,我覺得是不正確的。
最後,針對已為人父母的讀者,我也想提供一個建議:小孩子的教育中,什麼都可以等,也都可以將來再學,只有一個是家庭教育無法取代的,就是自我覺察和換位思考的能力。若沒有盡早培養這個能力,離開家庭後就會是苦難的開始。
講得更白話一點,小孩跟人相處時如果很白目,離開家庭之後,就再也沒人會教他,但他會莫名其妙地一直受苦。大家會尷尬但又不失禮貌地拒絕他,但絕對不會有人說你哪裡白目。於是,他將始終無法理解外人為何對他不友善。
探索天賦、學英文等等能力進了社會都還有機會調整跟改善,但唯有人際關係的體察能力,如果父母沒有及早為孩子建立,離開家庭後就再也不會有人對他講實話,然後就會反應在所有的人際狀況上,包含交友、談戀愛及職場關係等。提早認知到這點,人生的阻礙或許也能少一些!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