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思考

想走出新手村,先學會對失敗坦然

很多時候,我們付出了100 %的努力,回報卻不如預期。面對這種打擊,我們難免感到沮喪,很多時候甚至花了過多的時間在調節受創的身心,失去再戰的先機。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積極面對挫敗呢?《心態致勝》這本書中,有個很好的例子:九歲的小女孩伊麗莎白,熱愛體操、對比賽極有自信,卻在她的首場體操比賽中落敗,一面獎牌也未得...

【大人學書摘】向麥肯錫菁英學情緒處理:用「希望」激勵自己,別用「絕對」威脅自己

曾任職於美孚石油(Mobil)、麥肯錫、JB摩根銀行等多家知名企業,日本作家高杉尚孝在其著作《麥肯錫情緒處理法與菁英養成》中就提到,所謂「專業」,指的即便不安、憤怒或沮喪,還是要維持出色的表現。該如何做到這件事呢?方法不是壓抑情緒,而是選對情緒。

戰國策教你:面對「美好的理想」與「殘酷的現實」,你該站在哪一邊?

我跟Joe這些年來經常透過課程、文章或Podcast等管道,分享各種人生策略。許多學員說這些策略確實為他們帶來正向的改變;不過,偶爾也有學員會裹足不前:「老師,這些方法感覺確實有用,可是我總覺得這些方式太權謀了,好像要我們耍心機,但我不是這種人啊!」

人生最棒的禮物之一,就是「認清自己的弱項」!

每次課程結束後,總有同學留下來提問或跟我聊天,前陣子有個同學分享的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這位同學提到,他為了提升簡報技巧到處參加簡報課,後來也在公司會議上運用了他學到的「Apple簡報法」,也就是像賈伯斯一樣打扮得很休閒,拉近與聽眾的距離;投影片上以大量的圖取代文字,讓聽眾不必看得很累…諸如此類的技巧。他原本期待老闆誇他一番,沒想到卻只等到一頓臭罵。他不解:別人這樣做效果很好,為什麼我做就不行?

人生穩當的交友策略,不外乎就是親近「螞蟻」但遠離「蚱蜢」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交友選擇」這件事。前陣子,我在臉書上寫了一段話,我說2020年的前三個月,幾乎就是《螞蟻與蚱蜢》這則故事的翻版。《螞蟻與蚱蜢》是我小時候聽到的寓言故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某年夏天,有幾隻蚱蜢到了一個地方,它們非常享受舒適的天氣,整天不是悠閒拉著小提琴,就是品嘗豐盛的食物....

關於「人生成功」的思考:怎樣的生活才叫成功?我們該用什麼指標來評估?

先前,我談過如何面對人生的「失敗」,後來也有些人來問我,那「成功」又該如何界定。這其實是個有趣的哲學議題。討論這件事的麻煩,在於每個人可能從小就聽過各種不同的定義:小時候父母說找個好工作、擁有穩定的人生就是成功;但長大後,有人會說,賺很多錢、名聲響亮才是成功;也可能有人會說,婚姻美滿、子孫滿堂才是成功。

為什麼我們總是對他人的看法特別在意?

「Bryan老師,我當工程師兩年了,我發現自己不太喜歡這份工作,想改做設計,最近也剛好有轉職機會,我該去嗎?如果我一個年薪很高的工程師去做設計,我怕『大家』覺得我想不開,覺得我做錯決定……。」講課這麼多年來,聽過學員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我發現很多問題表面上互不相干,但背後卡關的點卻非常相像。上面的對話裡,這個學員因為擔心「大家覺得如何如何」,所以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這就是常見的卡關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