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打電話給我,就叫他老K吧。老K是個非常擅長社交的人,交友無數,做事情果斷直接,5年前他從另一個老闆手上接過一家料理店,5年來一直都經營得好好的,也都有賺錢,可是今年不知怎麼回事,店裡有些狀況、問題重複的發生,在與合夥人討論後,他發現自己預先規劃擬定再行決策的能力很弱,導致很多問題因為過往思慮不周,而造成更大的影響。
於是他在前輩的建議下,開始學習經營規劃的一些基本方法,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非常的吃力、辛苦,於是找我聊聊,他問我:如何學習天生不擅長的技能,以及該如何面對撲面而來的強大挫敗及自我批評。
我分享了一些看法,事後想想,覺得這也可能是很多朋友的困擾,所以整理如下:
1. 認清跨領域技能的複雜度
在討論跨領域技能學習時,我們需要先定義一下何謂跨領域技能,我自己的定義是:使用到不同的感官接收與執行組成的行為,什麼意思?
例如繪畫,這是一個用視覺感官大量接收訊號,並且透過大腦轉譯成光影、色彩、造型…等訊息,最終利用細微的神經、肌肉控制,透過手以及媒介呈現結果的一連串組合行為。
例如社交,這是一個透過視覺、聽覺、嗅覺接收訊號,並且透過大腦轉譯成情緒、動機、意義…等訊息,最終利用細微的神經、肌肉控制,透過嘴以及肢體,給出回饋的一連串組合行為。
所以假如你很擅長繪畫,但很不擅長社交,你想要開始學習社交,在這裡我就稱為學習跨領域技能。
在前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實任何一個小小的活動,對我們來說都是一連串複雜的感官接受和執行行為的組成,而因為這些複雜的運作通常在很快的時間內就處理完,難以察覺,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可以做得好A,但是B卻做不好,因而忽略了自己其實已經在進行完全不同的活動的事實。
所以說,學習跨領域技能這件事的本質,是用到完全不同的感官、大腦迴路、肌肉迴路,當這些都是你過往很少使用的部位,運作上自然會變得非常非常卡,這也就帶來了很明顯的困難感、阻礙感,而當你沒有預期到這會比想像中的複雜(通常我們是低估了),就容易產生挫折感。
你要認知到,你現在所學的跨領域技能,包含了非常複雜的組成,可能是你在這件活動中,所用到的感官敏銳度天生就比其他感官來得差,或者因為你長期沒有使用這些技能(用進廢退),所以現在使用起來特別吃力。近代腦神經科學也有大量的研究顯示,人的行為表現,都與腦迴路之間連結的強度有關,而神經連結又會因為你使用的頻率、強度而增加或減少,回過頭導致你使用這個迴路時的容易度。
2. 承認、接受短板
理解了跨領域活動本身是一連串複雜迴路、行為的組成後,第二步就是:承認自己真的很久沒用、沒學過,所以做不好是理所當然。
我是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研究,但我覺得人會有一種莫名的自信光暈現象,也就是你在A點做得很好,自信有100分,在其他人的追捧下,你會自然地認為自己B、C、D、E….等領域,至少也有60分(但實際上只有不到30分),而因為這種自信光暈的現象,讓你以為自己其他領域應該也不太差,結果真的投入去做之後,卻怎麼做都做不好,或者同樣的錯誤一直犯時,就會反過來形成自卑光暈,開始自我懷疑,認為自己是不是一個很糟的人,嚴重一點就會在幾次嘗試後徹底放棄。
如果說自信光暈帶來的是自傲,自卑光暈就會帶來自責,我認為在學習階段,這兩者都不好,因為不論是自傲還是自責,都會讓人「不願意再嘗試一次新的方法」,然後只能停在那個高度上。
所以我認為,跨領域時,直接承認自己在這個領域真的不擅長,而不擅長的原因是長年沒有學習、使用,甚至是沒有人教導過正確的技巧,並不等於自身價值,這是比較好的方式,可以讓你浮躁的心境平穩下來,進而將注意力轉到想辦法解決之上。
3.調整預設值。學習短板是學習長板要投入心力的10倍,甚至更多。
當通過前兩關之後,下一個很多人會落入的盲區是,他認為跨領域的學習,跟自己當年學習擅長事物所需的練習量投入比是1:1。
例如我非常擅長繪畫,所以我臨摹一個圓體後,圓形變體水果大概就都不會畫得太差。可是如果我此時要學我不擅長的數學,我可能會出現一個錯誤的期待是,那我是不是練一題就能懂概念,並且開始能做其他的應用題。
只要這個錯誤的期待一產生,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期待落空,然後帶來巨大的挫敗感,進而認為自己不是學XXX的料。
我們在第一點講過,任何領域都是極其複雜的迴路、行為組成,在已經長年沒有使用那部分的迴路情況下,要重新學習,那麼所需要投入的練習量10倍於你擅長領域其實一點都不為過,所以說,當你要做跨領域學習時,一開始就要做好一個心理建設是:這個學習所需的練習量,必然大於你過去所學的任何事物的練習量。
4. 注意你的實際年齡以及你的學習年齡,這都會影響你的學習速度。
大部分人對自己學習新事物的經印象,多半是停留在大學時期甚至是更早以前。所以對於學新事物的既定印象可能是:這個程度大概花1小時,練個3次就能會了,於是期待這次的學習也不用花太久時間,但是這也忽略了兩個要素:
4–1你的生理限制
坦白說,20歲的身體健康度跟30歲就是不同,大腦內的訊號傳遞速度就是不同,過去你可能10分鐘可以理解的新概念,現在要可能花15–20分鐘,過去練一次就會的,現在可能要練個三五次。
4–2你長久未使用的「學習神經」,也會讓你要學新東西時更加困難。
也就是說,你不只跨領域的神經很久沒有使用,你甚至連學新東西的神經都很少用了,在這雙重生疏的疊加下,學習速度肯定會放緩。
說了這麼多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學習新事物這個行為本身就非常複雜,碰到挫敗感本來就是很正常的,然而其實光是正確的評估學習複雜度,就能夠大大的減小挫折感與自我批評,讓我們增加學習新事物的存活機率喔!。這一篇就先聊到這邊,下一篇我們再來聊聊一些我自己跨領域技能學習的小技巧吧!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