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認為分離焦慮只會發生在子女身上,事實上,我們必須要深刻地認知到,父母也會因為子女心理上的獨立感到不安與恐懼。
媽媽和女兒不能被視為一體,媽媽更不能要求女兒滿足自己尚未完成的夢想。儘管如此,對於全天下的母親而言,在將女兒視為獨立個體之前,深深烙印在腦中的,永遠是剛出生不久,需要在媽媽的呵護下才能遠離危險的小嬰兒。於是,當女兒開始獨立,能為自己作主時,媽媽仍會感到擔心與不安,並不斷地試圖干涉女兒的人生規劃。過了二十歲,女兒能夠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這是一個能夠忍受各種困境的生理年齡,同時也是心理層面上能夠獨立、離開父母的時期。
倘若母親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母女關係就會像運動會的兩人三腳比賽一樣,其中一人跌倒,另一個人也會跟著倒下。為了不摔倒,就必須小心翼翼地緩慢向前走,同時還得跨大步伐快速跑動,這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就如同緊緊纏繞的繩子必須找到繩結才能解開一樣,如果無法一次解開內心的疙瘩,不如放慢腳步,調整到合適的速度後再慢慢地解決問題。
當然,對於二十幾年以來,把彼此當成心靈支柱的兩個人而言,要在心理層面上完全脫離對方,一點也不容易,擔憂與不安更會時不時地滲入腦海中。這時為了讓彼此能順利獨立,學著接受那些必然會產生的輕微焦慮,或許也是另一種辦法。除此之外,還必須培養能夠填補內心不安的自我效能感(註)。
「如果是你,一定能辦到!」、「多虧有你才能成功」、「有媽媽真好」、「我相信你」、「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原來獨立的力量這麼強大!」等等,這些自我激勵的話所培養出的「勇氣」與自我效能感,能在我們面臨困難時,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一來,我們或許就能慢慢地鼓勵媽媽和女兒互相獨立,並為此做好準備。
心理學技巧:管理焦慮情緒的方法
焦慮與不安是在面對生活中各種不確定性時,因為薄弱的自我認同而出現的反應。同時,在過去經歷孤單、疏離等情感經驗下,所發展出的不安全迴避型依附模式,也可能是產生焦慮的原因。
舉例來說,從小在父親對母親動輒打罵、暴力相向的家庭中成長的女兒,長大後容易害怕被拒絕或是擔心惹別人生氣,逐漸變成一個小心翼翼、經常緊張不安的人。也就是說,內心最深層的不安會進一步誘發其他焦慮產生,例如對於未來的負面揣測、無法控制不安情緒而拿他人出氣,以及對於他人的拒絕與批評過度敏感等等。
為了管理這樣的焦慮情緒,我們必須停止「我不夠好」、「我做不到」、「沒有人會在乎我」、「從來就沒有人愛我」等等,這些長時間的負面思考所帶來的自我否定。因為這些消極的自我評價,比起幫助我們肯定真實的自我,更像在要求自己成為一個虛偽、迎合他人眼光的人。
從現在開始,必須抱持著「雖然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但至少還有朋友真心喜歡我」、「別人應該能夠體諒我的心情」、「不完美又怎樣?對我來說有意義就行了!」的正面心態,肯定當下的自我,提升自信心。
像這樣能夠理解、擁抱並善待自己,就說明了,當我們發揮能夠適應任何環境的潛能時,也充分地表現出真我。
同時我們也要記得,焦慮並不總是負面的,因為能敏銳地感知焦慮,就能為更妥善地規畫未來,採取適當的行動。
※ 註: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個人在特定領域中是否能成功地執行或完成任務之能力的綜合性判斷與知覺,由於自我效能是一種個人能力的知覺評判,又可稱為自我效能知覺(perceived self-efficacy)。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我和媽媽疏離中:互相依戀卻感到窒息,剖析母女間矛盾與疙瘩的心理學講堂》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