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次提到在MSN上被一個前同事拉住要向我介紹儲蓄險。 當時我跟他說要開會慌忙下線後,本來以為這件事情就這麼躲過了。 第二天還快樂的在BLOG上貼出了我對於儲蓄險的看法 (當然,他並不知道我的部落格)。
結果呢,沒想到又過了兩天,他看MSN上一直無法說服我,索性殺了過來找我。 人都跑來了,我也不好避不見面,只好陪他吃了一頓午飯。 那當然,吃飯中也就聊聊這中間大家彼此的生活改變,也講講他為何會突然跑去做保險。 飯吃完了,果然還是繞回了儲蓄險那件事情。(該來的總是躲不掉的)
他呢,就不慌不忙的從包包拿出資料,然後聲音很歡愉的告訴我:「我跟你講,這張保單一定是算錯了,馬上要停賣了,你一定要聽聽看!」 (我心想:還真是見鬼了! 怎麼世界上有這麼多張算錯要停賣的保單。 更特別的是,怎麼我認識的人都有這種好康要告訴我呢?)
但既來之則安之,我決定就乖巧的把整個故事吃下去吧。 所以他拿資料、我專心看;他計算,我點頭稱是。 最後他很滿意的叫我想想,然後記得跟他聯絡。
聽完,我還真不得不佩服這些保險公司對於「算錯停賣」這故事整個流程設計的精密,因為搭配他的描述、當下的計算,還真會讓人覺得是張好單子。 但是我這人就是鐵齒,沒有自己算過的,我都不置可否。 所以當場我也沒有說甚麼,只答應會回來研究研究。
回家算完後發現,是有比我之前看過的稍微好一些,但還不是我會有興趣的商品。
因為保額十萬美金,雖然只需要繳六年,但一年要拿出16萬多的保費。 我稍微算了一下。 六年解約的IRR僅有1.46% 左右 (這很正常);十年解約的IRR僅有2.84%左右;而二十年解約的IRR也才到3.69%;而滿期的IRR是3.91%。 以上還是假設中間紅利都能拿到的狀況下。 如果保險公司在這幾十年中,紅利完全發不出來,最慘的情況六年解約的IRR只有0.471%;十年的解約才1.83%;而滿期解約將僅有2.03%。
那到底分紅多少的計算規則,我這位朋友是一直沒給我,只是給我DM上他們已經計算出來的金額。 所以上一段也僅是用DM上他們試算的金額來抓IRR的。 (但我相信是夠有參考性了,因為DM上的數字多少都會高估吧。)
當然,對方是一再強調保險公司有「必須兌現紅利的壓力」,兩年要是發不出來會被金管會約談,而且要跟所有保戶解釋。 我是知道有類似的行政命令,但對這部分的執行細節就不是很清楚(也不清楚實務上是如何,有人知道歡迎跟我分享);但我相信這類的保證應該還是有但書吧? 而且是兩年都發不出來才要跟保戶解釋,如果一年低些、另一年勉強達到呢? 或許也一樣不用解釋了吧? 那若是這樣,IRR倒推回來,也就會在上面那算出的數值中間擺盪了?
而分紅到底是怎麼計算。 這又是業務員故意講的模糊之處。 他是一直強調:「我們XX公司這麼大的保險公司,不可能為了規避分紅而賠商譽」;「而且你看這份資料,我們過去幾年都賺多少多少錢。 之後也是會分出利益的70%給保戶的。 你看,是70%盈餘喔!」。 還好這部份我還稍微有些研究,我很清楚保單分紅的所謂紅利,可不是從保險公司的年收益分出來的。 而僅僅是「這張保單」的「死差」、「費差」以及「利差」盈餘加總的70%(似乎是財政部的行政命令),要分給該張保單的保戶。
那這些甚麼死差利差的是甚麼東西呢?
- 死差基本上是實際死亡率以及預期死亡率的差異。 換句話說,保險公司原來計算一年可能有多少保戶會死亡,必須要理賠。 但實際數字可能小過這數字,沒有理賠的金額就算是這張保單的收益。
- 費差基本上是保險公司原來計算出來的管銷或是其他為了維持這張保單運作的行政費用。 要是實際比較低,那就會有費差出現。
- 而利差則是投資之後的收益減除了預定利率的差值。
換句話說,分紅到底有多少。 涉及這保單有多少保戶、每年死多少人、保險公司的營運成本、以及投資收益率。 所以分紅其實是這麼一回事。
我個人還是一樣沒打算買。
原因在於,我始終認為「儲蓄險」這商品是「兩頭不著」的東西。(詳細的原因請看「儲蓄險的迷思」一文) 對於需要保險的人來說, 10萬美元的保額還真是很低。 但對於需要儲蓄的人而言,往往收入不豐,要一年拿出十六萬連繳六年? 其實是個過分沉重的壓力吧? 而那些一年可以輕易拿出16萬,六年間都不需要動用者,可能想做更積極的投資吧;若是放到100歲的IRR也才不到4%,好像又不是這麼有吸引力。
好像只有對資產真的很多,可以長時間放的人才合適去買。 可是話又說回來,這類人身邊多的是投資管道,幹嘛買個甚麼儲蓄險呢?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