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一本書,裡頭提到最近幾年Mall(購物商場)的規劃逐漸朝向開放性的設計。
在過去呢,Mall一般會故意在商店與公眾走廊之間做一個台階,讓你有「進入」店裡的感覺。 但是這幾年的Mall都會刻意把那樣的台階去掉。 原因為何呢?就在於希望創造一種讓客人沒有「進入店裡」的意識。 尤其讓店的氛圍跟Mall有較高的同質性,以便客人逛著逛著,不知不覺的就走入店中。
這其實是個很重要的心理策略。因為對於一般人來說,裝潢太過高檔的店鋪是會讓人卻步的。 比方說我自己吧,像我這種平常只買的起Gap的人,根本不敢在百貨公司二樓的精品區駐足。 因為一身破爛的踏進去,就算店員笑臉盈盈的出現,自己還是會覺得跟自己落差太大、好像玷汙了那樣的場所。 於是敢遠觀、卻未必敢走近觀看。
畢竟大部分的人都只有在跟自己「身價接近」的地方才會覺得安心與自在。 若能踏入比自己身價「略高」一些的地方,則會產生飄飄然、興奮、刺激、夢想成真,或是優越感的情緒。 但是呢,若這地方的等級太高、離自己身價太遠太遠之後,卻又會開始感到不自在、害怕、恐懼、並擔心別人用歧視的眼光看自己,或覺得別人會瞧不起自己。 進一步,更會湧起強烈的自卑感。
戀愛也有等級差異
在戀愛關係中也有類似的狀況。前篇提到自我提升可能產生價格泡沫化。 當然,實際狀況並不會真的產生甚麼泡沫化並造成價格崩跌。 但是呢,當你把自己價值提升到太高的狀態下,卻很可能會讓市場產生恐懼感,而減少實際的追價者(追求者)的數量。 這時候若繼續增加價值,想購入的人數反而可能開始下降。
換言之,自我提升有個不為人知的風險,就在於當提升過高而讓你離【周邊平均值】太遠時,你反而會產生另一種讓市場恐懼的風險。 那就是你變成了精品,而一般人就不敢踏入啦。
(價值提升到某一點後,反而造成「敢」追求的人數下降)
雖然大部分人在擇偶上都有往上選擇的傾向。這從生物性的角度來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生物畢竟會希望能讓下一代更有競爭力,於是自然會追求較佳條件的伴侶;比方說,能提供下一代更好DNA(智力、外貌、體格、健康)的伴侶,或是追求能讓下一代有安穩的成長環境(溫柔、好脾氣、勤勞、優渥的成長環境等)的伴侶。 這是任何生物本能性的舉動。 但到底甚麼叫做「向上選擇」? 向上的話,就要有個基準點吧? 那一般人所謂向上的目標,自然就是由自己所處階級略為往上 mark up而定的間距。 畢竟DNA不是自己好就好,另一半更好的話,自然能產生更好的物種血統。 也因此,往上追求配偶,是理所當然的行為。
但若對手與自己的距離差太多了呢?
從渴望的角度而言,我們確實會欣羨或是愛慕那些離我們自己等級距離很遠的異性。 但大部分人僅僅會把那些人當成一個美麗的欣賞,而不會、更不敢把那當成我們自身想要佔有的目標。 就像面對那些明星與名模一樣。 你或許喜歡林志玲、或許愛慕金城武,但你可能壓根也不敢想像能跟他們交往。 就算哪天你能巧遇她(他)們,而她(他)們還愛上你時,你也會憂慮彼此差距太大而產生膽怯之心的吧?
高等級是好事,但太高又會壞事
是的,我們都愛我們景仰的對象。 但景仰之情會產生距離感,會讓我們認為自己不可能被她(他)們所愛。 我們跟一個對象交往,景仰與愛慕並非唯一的條件,交往還涉及更複雜的「自我內心中自尊滿足」的部分。 換言之,除了愛以外,在交往的情境下我們更期待被愛、更期望被肯定、更期望我們愛的人能填補我們自己心理上不足之處。
但當主客觀的條件差異太大時,我們的自尊將很難讓我們與對方擺在同一個穩固的天平上。 我們時時會恐懼、我們時時會自我疑問「對方為何會愛上我?」、時時會懷疑「她(他)會不會只是一時迷戀呢?」、也恐怕每天自問「會不會哪天她(他)愛上更好的別人」。 隨著時間拉長,這樣的恐懼會啃食我們,最終會讓人無法承擔因為條件差異所逐漸放大的自卑心。
恐懼是個有趣的東西。 它讓我們不敢前進,而只敢在旁邊看著或是享受純粹愛慕所帶來的酸澀。畢竟對很多人而言:沒有嘗試就沒有失敗,沒有失敗也就沒有屈辱;也就不用承擔那種「擁有了超過自己能力的東西,最後又必須看著她(他)離開的苦痛」。 愛慕越重、條件越符合自己完美形象的伴侶,越會帶來超大的恐懼力量。 我們恐懼被遺棄、恐懼屈辱,恐懼被拒絕,也恐懼自己的不完美。 也因此,處在這種情境下的人,就如同被蛇凝視著的青蛙一樣,將根本不敢跨出那第一步。
因此,若你離市場平均差距太大時,你能創造一股「鶴立雞群」的超高價值。 但也因為你超脫一般平均,卻反而減損了別人願意嘗試的意念。 別人會把你當成一個偶像、也會把你當成理想情人,但是當真正要談感情,你卻反而被屏除在選擇的門檻之外。 這也是為何一些超美的女性(男性也一樣)追求者不多,但是清秀可人、或是中等美女反而擁有超多的追求者。 原因也就在此。
那該怎麼辦呢?
結論是,自我提升絕對是好事。 但是自我提升要能隨著市場浮動。 換句話說,如果你自己的目標市場很明確時,你只能比你的目標市場高出一到兩個等級 (或「偽裝」成你只有比別人高一點點)。 這樣的差異能讓你創造最高的價值、產生最多的選擇能力。 人會喜歡跟高我們一些些的人交往;但當高自己太多時,就會產生恐懼感而讓人們疏離我們了。
那這時候該怎麼辦? 其實也或許不是問題。 因為當你若高目標市場太多時,那個目標市場或許也將不再是你的目標市場了。 把你的目標也往上提升,或許是另一個調整這問題的方法。 至於提升最後會有極限嗎? 當然從理論上來說,最終一定會有一個高處不勝寒的點;但如果林志玲跟金城武都還有廣大的市場可以追求戀情時,我想這恐怕就不是你我需要擔憂的問題。 Well,最少不是短期需要憂慮的,你說是嗎?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