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清楚知道台灣仍然有大把大把的公司,是用「年資」在審核履歷,雖然我自己覺得年資只能代表一個人才的部分面向,不過確實也無法排除有許多公司把這個做為第一審查標準,因此假若你所在的產業有很明顯的「年資」信仰,那下面我要聊的觀點,也許不適用於你的情境。
2018年在看了《刻意練習》一書後,發現我過去的一些成功學習的經驗都有相似的軌跡,而失敗的學習經驗中,也同樣有違背學習理論的地方,後續又陸續讀了《大腦喜歡這樣學》《給大人的人生翻轉學》《學會如何學習》以及許多談論學習的文章及影片,包含「費曼學習法」、「心智圖筆記」之類的眾多資料後,為了驗證這些學習方法是不是真的有效,所以我決定拿我一生中學得最爛的「英文」、「程式開發」來當實驗,驗證從零到一的學習,是不是真的存在一套高效且通用於所有領域的規則。
這一篇想來聊聊的,是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坦白說這個主題還真的不是我擅長的,事實上我覺得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雖然這幾年我有比較刻意去突破自己的界線,不過應該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那為什麼我不擅長卻還要聊呢?原因是,其實這在職涯的輔導或是設計時,是一個很難說清楚的主題,甚至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不一定是政治正確的。
「為什麼常常聽到跨領域的溝通情境中,專業人士無法把事情清楚描述給另一個專業的人聽,或是常常用專有名詞/術語,這個問題該怎麼解?」 我覺得首先要理解一件事,語言的發展,是為了「方便、快速」溝通而存在的,那麼勢必會不斷地進行簡化,也就是說,會因為人類的惰性,而逐漸變得象徵化(symbol)。
前一篇,我們討論到比較多都是心態面的成因以及調整,主要是想闡述,我們容易錯估自己的學習效率,設定了錯誤的期待,才會產生撲面而來的挫敗感、自我批評,所以說端正心態是跨領域學習的第一步。那麼心態建立好之後呢?難道就只能這樣忍受痛苦慢慢磨嗎?有沒有更快的方式?下面我就分享幾個我自己跨領域技能學習的小技巧。
今天上課,老師說,其實上禮拜的題目是一個費氏數列,看到圖片才恍然大悟,這不就是以前做設計、繪畫時,常常用的黃金比例嗎!?過了這麼多年再看到它,完全不同的感受。會不會早知道好好學的感覺?其實我覺得還好,小時候經歷不夠,理解不到那個層面,死記硬背,能度過考試就好。長大經歷多了,遇到的問題大了,再回頭看,體悟更深罷了。
走在漫漫職涯長路上,幾乎每一個人都曾有過「離職」的念頭。不管是因為主管同事不好相處、工作內容太操太累、看不到未來前景還是結婚生子逼不得已,「離職」就代表著一種生活型態的大改變,是一個要從「這裡」去到「那裡」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