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管理

Joe的運動手環小實驗:睡眠監控比較

上個月因為個人好奇,所以自己實驗了幾款運動手環的產品。 甚至曾經有幾天是同時帶兩三組手環過一整天的經驗 XD。(如上圖)

那反正我實驗也都做了,或許有讀友對這類商品有好奇的,那不妨貼出來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如果你很聰明,請多培養挫折忍受的能力

最近似乎出現好幾起高材生變成危險情人的新聞。 很多人不解這些頭腦很好的孩子怎麼會做出這樣激烈的事情呢? 明明是天之驕子,退一步不就海闊天空嗎? 未來有大好的前程不是,怎麼會為一段感情就衝動處事呢?

但我得說,這其實並不奇怪! 我自己這幾年也發現,一些寫信給我們談職涯疑問或是遭受感情挫折的,有很多其實是非常聰明的傢伙。 這些很聰明的人,反而有一定比例容易在社會上適應不良。

這乍聽起來有些奇怪,不是嗎?

大腦使用手冊(二):這世界批判太多,「批判性思考」卻太少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英文笑話,跟大家分享一下:

某甲有次去訪問一位「推理大師」,並跟大師討教推理的技巧。

大師:推理其實不難,就拿你來說吧!請問你家裡有割草機嗎?

某甲:有啊!

大師:會買割草機可見你家裡有草坪,我推斷你住的是獨棟房子?

某甲:沒錯!

大師:住在獨棟房子代表你已有了家庭,而且娶了老婆,所以我猜你多半是異性戀。

某甲:大師太強了,居然從割草機推論出我的性向。我懂了,推理實在太有用了!

某甲於是很高興地回去,並且急著想試試新學到的推理技巧。隔天遇見了同事某乙。

某甲:你有割草機嗎?

某乙:沒有耶,怎麼啦?

某甲:哈!我打賭你一定是個同性戀!

更好的工作管理法:整合Email與待辦事項

最近Google推出了一個新的實驗性收信工具稱為Inbox。

這東西因為具備我多年來一直「很思念」的一個功能,所以立刻就找了在Google工作的朋友拿到了邀請碼。

到今天為止試用了約一個禮拜,雖然因為軟體還在封測階段,部分功能還稱不上完善、也還不支援中文,但因為非常適合商務人士進行工作管理,所以我特別寫這篇建議想好好做時間管理的朋友可以試看看!

Joe的2014行動工作術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時間是無法持續待在辦公室中。 可是工作並不會因此就可以放著不管,所以從好幾年前開始,我就在各種不同的軟硬體之間嘗試,想找出符合自己需求的行動辦公模式。 嘗試過程中,有些東西逐漸淘汰了,有些東西保留下來。

這篇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截至目前(2014年07月)在行動工作所使用的軟硬體。 或許對於也想以此提昇工作效率的讀者能有所參考。

先談談我自己行動工作上的幾點要求:

職業倦怠、想要安靜離職?工作撐不下去,快檢查你的「成就感帳戶」餘額吧!

很多人工作做久了會失去熱情、產生倦怠,甚至想要「安靜離職」,也就是在本職工作中,不再主動,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也有人一感到倦怠就離職,但連換了好多工作都做不久。面對這樣的狀況,Bryan 建議若想在職位維持熱情,關鍵在於管理好三個「個人戶頭」:財務帳戶、能量帳戶、成就感帳戶,讓自己能更快樂上班!

工作要輕鬆,你該知道如何區分「關鍵的少數與微不足道的多數」

前兩個月跟一個朋友聊天。 他談到自己的工作與人生有越來越卡住的狀況。 平常工作太多了,每天加班都做不完。 也因為花太長時間在工作上,老婆自然有微詞。 跟孩子說好的周末出遊也常常因為工作做不完而得取消。

更慘的是,這樣拼命加班並沒有得到甚麼實質的回饋。 當一個小主管好多年了,老闆雖然認同他做的很辛苦,可是似乎並不覺得他有多優秀。 近幾年來升遷的機會,始終沒落到他頭上。 也因為這樣,他就越努力想做出點甚麼成效。

只是人的時間一週就這麼多。 工作越投入,越是蠟燭兩頭燒。 所以他開始有種不知道該怎麼辦的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