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理想你到底是「堅持」還是「固執」?真正的區別就在這裡!

面對理想你到底是「堅持」還是「固執」?真正的區別就在這裡!

最近有位朋友問了我們一個略帶哲理的問題,雖然這類問題就算解答了也不會讓我們變帥變有錢,但對於平常喜歡想東想西的我們來說,是個難以抗拒的「思考挑戰」。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也把原提問者的用語修改了一下,這問題是:

「堅持」與「固執」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當一個人的想法或行為受到旁人的反對,但他還是堅守立場,勇往直前,通常會被指責為「固執」或「頑固」,但我們也同樣也可以稱讚他是「堅持」與「執著」啊!這差別究竟在哪裡?

讀到這裡,我希望你暫停一下,思考出自己的答案後再繼續讀下去。

「堅持」與「固執」的差異,或許不光是茶餘飯後的哲學討論,而更直接牽涉到我們的職涯、愛情與人際關係的抉擇。假設你原本是個醫生,但後來決定追隨自己的熱情成為音樂家。因為尚未做出成績,所以日子苦哈哈,你雖然「堅持」不懈,但家人朋友都勸你回去當醫生,他們都覺得你不聽勸,非常「固執」,於是夜深人靜時,你也不免開始反思:或許自己真的錯了?我到底該堅持夢想,還是採納建言呢?(所有創業的朋友應該都有過類似的感觸)

又或者,你愛上了一個人,希望與他/她長相廝守,但對方的家世背景外型存款八字生肖痣的位置骨盆大小...總之無法讓你父母滿意,於是全家搞到烏煙瘴氣,最後連你愛的人也卻步了。你內心不禁開始懷疑,這樣「堅持」下去到底有何意義,或許自己真的太過「固執」...

「堅持」一般認為是正向的,值得鼓勵的特質;而「固執」則被認為是負面的,應該避免的缺點。如果這兩者的界線模糊,難以區分,面對人生重要選擇時,我們在心理上就很難給自己一個強力的支持,最後的結果往往就是放棄理想,跟隨眾人的意見隨波逐流,所以區分這兩者的差別,確實有其意義。

先講結論:我覺得這兩個最大的差異就是:

堅持者在意的是「達成心中的願景」,他們追尋的是「成就感」

固執者在意的是「證明自己是對的」,他們追求的是「自尊心」

得知這結論,我們還是無法從「外部」判斷一個人到底是堅持還是固執:媒體上看到某人創業屢敗屢戰,你會覺得他「堅持不懈」,但如果他用的是你投資的1,000萬那答案可就不同了。不過當事人自己,這兩者的區別絕對是一清二楚的!

多年前有位認識的人在南部開火鍋店,特色是「紙火鍋」。某次她去日本旅遊發現日本人會用特殊紙張當成鍋子,不但不會起火,還能烹調出美味的食物。她深深感到著迷決定要在台灣開一家一樣的店。

我也去嘗試了,試過之後我開始憂心起來,倒不是食物不好,而是我發現她對「紙火鍋」這件事的著迷程度遠超過「開餐廳」甚至「做料理」。我來說說她的幾個堅持吧,首先,食材入鍋一定要遵守標準順序,原因似乎跟湯的味道有關,總之這個順序非常重要,身為老闆的她甚至會盯著客人,確定客人正確地遵循流程。我跟朋友在不該放肉的時候放了肉,她急忙地跑過來接手我們的筷子,幫我們下料,還講了一番大道理,我們覺得自己像個做錯事的孩子。

另外,她的火鍋是幾乎沒有醬料的,只提供了一種類似高湯的東西讓我們沾食。原因當然是食材要吃原味,而且高湯本身就有味道了...這可以理解,但對於有些吃火鍋就一定要配沙茶醬的人來說,還真有點淡而無味。因為消費本身不低,而且她的店也不是那種高檔「吃氣氛」的場所,可以想見,店才開了一年多就結束了。

過程中其實有很多前輩跟客人給她建議,但都被她回絕了,因為「正宗的日本紙火鍋不是這樣的」、「台灣人不懂,我就是要好好教育他們」。餐廳關門之後,她並沒有因此上了一課,這次開店失敗給她的啟示是:「台灣人不懂得好東西」。

講到這裡,請別誤會我的意思。我並非說開餐廳就一定要迎合大眾口味才是對的。這位火鍋店老闆被我歸類為「固執」的原因,在於她雖然開了一家餐廳,但她的願景卻不是建立一家「受顧客歡迎並能夠持續經營的餐廳」,而是「提供道地日式紙火鍋的餐廳」。「道地紙火鍋」這個設定是沒有轉圜空間的,對的就是對,錯就是錯,她花了大錢開了餐廳,目標並不是滿足客戶,而完全在於滿足自己。別人給她的意見她當然不會聽,因為沒人比她更懂紙火鍋,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她不做任何調整與改變,最後餐廳關門,她把原因歸咎於「台灣人沒有飲食文化」,再度成功確保了「自尊心」!

你可能會說「想做出道地紙火鍋」難道不對嗎?這目標當然沒問題,關鍵就在於「餐廳」兩個字。我知道有些家境富裕的年輕人,為了理想開了自己心中的咖啡店,用最好的食材,頂級的裝潢,不考慮成本反正玩膩了就收起來。這其實不是真的要營業賺錢的餐廳,只不過是個富人的遊樂場兼招待所罷了。這位老闆並不是那種家境富裕的人,如果預知餐廳只能撐一年而且還賠錢,她是不會去開餐廳的。這表示她明明就期望獲得市場上的認可,卻堅持己見不願意變通,可見「自尊心」終究還是勝過了她的「理想」。

我媽媽工作的地方在基隆,記得小時候她偶而會帶我一起上班。我非常期待,首先我很喜歡搭火車(當時台北到基隆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而且基隆火車站有家漢堡店叫做「麥當樂」。(我沒寫錯,當時「麥當勞」還沒進台灣)路上我可以吃一個他們的漢堡,所以每次媽媽問我要不要跟他去上班,我都興奮不已!

結果有一次我又興奮地跟媽媽去基隆上班,剛上路就覺得不太對勁,原來媽媽的單位提供了交通車接送,這代表「火車」跟「漢堡」都沒了,因為太失望還在交通車上發了頓脾氣。我很堅持我媽應該搭火車去上班,顯然我的關注重點根本偏離了原本的目的。

我心中真正「堅持到底」的人,往往也是廣納建議、善於變通的人。如果我們的目的地是準時上班,那麼搭火車、搭交通車,只要是能更經濟快速達到目標,我都會採納,我不會「固執」地非搭某種交通工具不可。如果今天公司有極度重要的事情得完成,當遇到颱風、暴雨,當旁人都勸我在家休息,我仍想盡辦法用一切手段要完成工作,在我看來這是「堅持」。最後我可能開車去公司,甚至,我利用網路遠端完成我的工作。

所以「堅持」與「固執」都是一種頑固,但前者專注在「願景」,只要能實踐它,任何有效的方法我都願意嘗試,甚至修正中途目標都可以接受。而後者堅持的往往是「手段」本身,常不自覺地陷入「目標與行為的表裡不一」:想開餐廳賺錢卻忽略客戶需求,只在意紙火鍋的純粹技藝;想跟媽媽去上班,重點卻放在搭火車跟吃漢堡。

當你身邊的人批評你「很固執、很頑固」的時候,你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心境與反應。如果你覺得很生氣,覺得對方很無知,你開始急於思考如何反駁對方,來證明自己是對的...那有可能,只是可能,你對「捍衛自尊」的需求強過了「實現願景」。或許你該靜下來,聽聽別人的建議,更重要的,問問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麼!但相反的,當別人不瞭解你的時候,你仍很清楚自己最終的願景,也願意從別人的建議中過濾出更好的方法策略,幫助自己更快達標,那麼你應該是個「堅持者」,那就勇敢地堅持下去,你終究會成功的!

所以到頭來,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 ,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還是一切的關鍵。別人說你「堅持不懈」也好,批評你「冥頑不靈」也罷,那都是事後諸葛而已啊!

後記:

這篇文章PO出後收到不少迴響。好幾位讀友不約而同發表了「結果論」:最終成功了,大家會說他夠「堅持」;要是失敗了,大家會說他太「頑固」。這個觀察本身不能說錯,但它對我們的人生決策實在沒什麼用處!這種「馬後砲」式的評論都是來自於不相干的旁人,是我們無法控制的。這篇文章想談的,是我們自己面臨抉擇時,就由判斷自己的內心,來決定接下來的行動,而這是我們可以控制的領域。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