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臨時抱佛腳!如何靠科學方法戰勝「拖延症」?

不再臨時抱佛腳!如何靠科學方法戰勝「拖延症」?

為何大人學推薦這篇文章給你?

「明天再開始吧!」相信大家都說過這句話,面對複雜或讓人厭煩的事情,我們從今天拖到明天,再從明天延到後天...不知不覺迎來死線才悔不當初。在《死線患者的自救書》中,作者達瑞斯 ‧ 佛瑞克斯教你揪出盲點,讓你順利克服拖延症,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自從人類文明發源以來,拖延症就一直存在。古希臘學者希羅多德、文藝復興時期巨匠達文西、現代藝術大師畢卡索、美國開國元勛班傑明 ‧ 富蘭克林、前美國第一夫人愛蓮娜 ‧ 羅斯福等歷史名人都曾談到拖延是獲得成果的大敵。

我最喜歡的拖延金句出自前美國總統林肯:「就算逃得了今日,也無法規避明天的責任。」我們都知道拖延是有害的,沒有人喜歡這樣做,我也不喜歡,諷刺的是東拖西拖偏偏占據我人生很大一部分。我上大學的時候,每個學期都會這種情況發生:

每個學期初我都是那個酷得要命的青春大學生,盡情地放飛自我、外出玩樂,享受精彩大學生活,完全沒有感受到任何壓力。然而,到了期中與期末考試前一周,我就會開始感到恐慌。

「老兄,你怎麼不早點開始念書呢?」我總會如此自問,並且買一大堆提神飲料閉門苦讀,內心同時感到崩潰不已。研究顯示:拖延只會讓人在短時間內心情變好,但從長遠來看,你的痛苦是不減反增的。至於拖延的原因則無關緊要,有些人是因為喜歡這種狗急跳牆、趕最後期限的壓力,也有些人是因為害怕失敗,所以才東摸西摸到最後一刻。不論理由為何,所有拖延者都會因為拖延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心理學家泰斯(Dianne Tice)和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在《美國心理學會》期刊上發表過一篇頻繁受到引用的研究報告,裡面提到了拖延的代價:

  • 沮喪
  • 非理性信念
  • 自卑
  • 焦慮
  • 壓力

拖延並不是什麼無害的行為,而是自律能力低落的警訊。研究人員甚至會把拖延症跟酗酒、吸毒進行比較,這下大家知道問題有多嚴重了吧。老實說,我本身就曾深陷其中,苦苦掙扎。

剛成為社會新鮮人的那幾年,我總是沒辦法盡快開始執行手上的任務,也難以早日完成。拖延是一種會深入你工作模式的不良習慣,而且還無法輕易擺脫。每當我想到不錯的生意點子或想要開始做某個專案時,事情的發展都是像這樣:

雖然我終究會開始著手進行,但是路都會越走越偏……結果便是一團混亂。注意力分散、東一個新點子、西一個新機會、失敗、唱衰自己的內心批判等都會成為障礙,結果總是一樣的:我永遠沒辦法完成任何一件事。

戰勝拖延症

對我來說,泰斯和鮑邁斯特的研究中最讓人當頭棒喝的發現是:「根據目前的研究證據顯示,拖延者一開始會好整以暇地把事情放著,一直要到最後期限迫在眉稍的壓力激升才會迫使他們開始工作。從這一點來看,拖延可能源於缺乏自律,從而依賴外部強制加諸的力量來強迫自己行動。」

自律、自制、意志力,這些都是我們太過高估的東西。我們會想:「我一定可以在三周內寫完一本小說。」畢竟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我們都是心理素質強大的天才,然而只要一面對工作,我們就會找藉口推託,臨陣脫逃了。

如果你是慣性拖延者,就會無法自拔地拖延大大小小的工作。當然,人都會害怕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做出大膽的舉動需要勇氣,不過完成諸如付帳單、幫老闆列印資料、報稅等小任務實際上不需要任何勇氣。

面對事實吧,拖延與你手上的代辦事項性質無關 - 因為無論大小,對慣性拖延者來說永遠可以等到以後再做。對以前的我來說,完成任務是這樣的: 

任務的開始和結束之間會有一個時刻(我稱之為拖延症斜坡),那就是你的注意力開始分散的時候,而這正是你放棄生產力的關鍵一刻。剛開始執行一項任務時你感到很興奮,所以會很專注,但過沒多久你開始會想:「來看一下新聞好了。」

沒錯,拖延總是先從這樣的小事開始。看完新聞後你覺得不如來看一集《權力遊戲》,然後又再看一下 YouTube 影片,接著又點開另一支影片,接下來又滑一下 Instagram……等回過神來,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流逝了,於是你在心中對自己鄭重發誓:「這是我最後一次浪費時間了。」哈哈,最好是。

意志力沒有用,但系統有用

你真正需要的是一套工作系統,很多人對例行公事、系統和框架避之唯恐不及,只因為他們想要擁有「自由」。我很抱歉要讓你失望了,自由是你的敵人。如果你想把事情做好,就需要制定規則,研究證明以下項目是有效的:

  • 主動把期限提前
  • 問責制度(讓朋友或顧問教練督促你)
  • 間歇性工作 / 學習法
  • 每天運動三十分鐘
  • 健康飲食習慣
  • 消除分散注意力的人事物
  • 最重要的:內在動機

只要結合正確的生產力策略,就能獲得一套生產力系統。把期限提前會帶來緊急感,問責會帶來責任感,間歇性工作會提高你的注意力,運動會給你更多活力,健康飲食也會為你帶來更多能量,消除分散注意力的東西則能減少誘惑。

但是如果你沒有內在驅動力,就沒有任何系統可以幫助你。很多人把這個概念過於複雜化了,其實它的意思很簡單:為什麼你要做你現在做的事情?

如果你不知道,那就編一個理由出來吧。如果你已經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某件事,那麼即使是再煩人的任務也會變得可以忍受,因為它終會成為你心中更大願景的一部分。

因此,不要一頭栽進工作中,而是退後一步思考看看,為什麼要做你所做的事情,然後打造一個可靠的系統來支持自己走下去。這並非難事,你做得到。

 

本文摘自遠流《死線患者的自救書:從根本解決拖延的「注意力管理心法」,讓你今天就去做!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