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又偷聽別人講話了!這次是在美而美。
最近大考放榜,婆婆媽媽們都在聊小孩子的考試結果。有天早上我一邊等我的培根蛋和大冰紅,一邊就聽一位媽媽跟老闆(也是媽媽)在聊小孩子的事。客人媽媽似乎很惋惜,因為自己的小孩沒考上第一志願。老闆媽媽則一邊煎蛋一邊開導她,說朋友的小孩當年幸運考進建中,結果每學期都拿倒數,也是過得很辛苦。
這段普通的對話,剎那間讓我陷入「那些年我們一起準備的聯考」的場景。我想只要是在台灣長大的小孩,大概都會認同,「升學考試」是整個世代一段深刻的共同記憶,這段記憶對我們人生造成的影響,既大且久,甚至到我們退休那一刻都不會停止。
我和Joe在設計每堂課程的遊戲(與活動)的過程中,得到一個體悟:任何遊戲,尤其帶有競賽性的,輸家贏家的差異往往在於有沒有抓到遊戲規則的核心。換句話說,遊戲規則會決定玩家的思考與行為模式。假設聯考是個遊戲,我認為它很類似於我們在湯姆熊看到的這種滾球遊戲(Skee Ball)。
這遊戲玩法很簡單,就是由玩家將木球滾過球道,盡量讓球在彈跳起來之後可以落入高分的圈圈中。球無論是「準確」落到50分的圈圈,還是「勉強」髒進去的,都一樣是50分。其實聯考也有一樣的評斷規則,假如某個系所錄取分數是350-400分之間,不管你是低空達到350還是以400分的高分入榜,在這場遊戲裡都是一樣的結果,就是「錄取」兩個字。至於只有349分的人,即使只差了1分,也只好落到次一個層級。
在這類以「門檻分級」定勝負的遊戲裡,獲勝關鍵是要超過期望等級的「最低門檻」,而不是在某個群體裡「相對突出」。對一個參與聯考遊戲的學生來說,在班上是不是考第一名其實不要緊,重要的是有沒有達到理想學校的最低錄取門檻。在混王混仙群聚的班級,就算全班第一也未必能上好學校,而資優班中說不定倒數幾名都能上台大。這也就是爸媽們希望小孩盡量考上好學校的原因。畢竟跟優秀的同學在一起,就算在班上名次不佳,但到了聯考這關,說不定還能打敗一票人。
我覺得,這種「門檻分級」的遊戲規則,一直套用到35歲是ok的。也就是說,35歲前,不論求學還是工作,我把目標設定在盡力爭取最高層級(好學校、好公司,和最優秀的人一起),即使我在那個層級裡裡表現普普也無妨。為什麼是35歲?我的想法是人平均活70年,35歲剛好過了一半。而且,假設我25歲畢業退伍,到了35剛好有10年的時間(相當於中學+大學)等於完成了畢業之後的「社會學程」。總之我認為35歲前應該是個著重吸收、學習、看清方向、了解自己的孵育過程。
基於這樣的想法,35歲前實在不用急著當班上第一,也不用在意比同輩高薪,反倒應該盡量讓自己進更好的學校,進更好的公司,把自己的能力圈和眼界擴大,甚至超過自己的能力都好。
九把刀有本書叫做:「人生最厲害就是這個BUT!」我標題裡就有這個BUT:過了35歲,這個「升學考試」為中心的遊戲規則還適用嗎?
答案是「不」!根據我的觀察,不少上班族之所以不快樂,很大的原因是他們拋不開「聯考心態」,也就是心理深處仍舊依循著「門檻分級」的遊戲規則。藍領的希望成為白領;待傳產的期望能進入「明星產業」;在小公司的期望換到「前五百大」;在本土公司的期望踏進「外商公司」。我們離開了學校多年,卻仍希望靠著努力,晉升到我們心中更高等級的公司,就像學生想進好前幾志願一樣。有朝一日真正進去了,卻往往發現一切不如想像:薪資福利與工作量不成比例,老闆豬頭,客戶難搞,同事機車。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有張「閃亮的名片」,上面印了知名公司或是明星產業。爸媽可以和親友炫耀,同學面前也讓你抬頭挺胸,但每週一次的Monday Blue(週一憂鬱症)卻狠狠地敲醒你,其實你並不快樂!
你應該早就感覺到,職場和學校其實遵循著全然不同的遊戲規則。
如果把職場也看做一個Game,就規則來看,它其實比較類似拳擊或跆拳道這類搏擊運動,而不是滾球遊戲。能在拳擊場上拿到冠軍,代表這名選手在所屬的「量級」中是最強的,不同量級的人基本上不會相互競爭。所以多數選手在比賽前都會節食,讓自己的體重盡量減輕,以分配到比較低的量級,增加自己的優勢。選民意代表也很類似,想要順利當選,就得在選區中拿到多數票,不同選區的候選人不會競爭。所以有人幾千票選上民代,有人上萬票卻落選。總而言之,想要在這類遊戲中拔得頭籌,應該要取得區域內的「相對優勢」,而不是努力「跨越門檻」。這也正是職場的遊戲規則。
我有幾位名校MBA畢業的朋友,他們放棄麥肯錫、摩根史丹利這些一流企業的邀約,自行創業或是從事網路事業。他們告訴我,在這些一流公司,他們不過是辦公室走道上另一個哈佛小子,但是在「非主流」領域中,他們卻能獲得極大的關注,也取得同輩所沒有的機會和權力。台灣新聞不是也報導過化工博士靠賣土窯雞致富,竹科工程師經營民宿有成的案例嗎?Joe其實寫過一篇「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也是類似的概念。
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你還不到35歲,應該盡量測試自己的極限,以擴大自己未來的空間,不用太在意你在群體中是否拿第一。但如果超過35歲,眼前的工作又看不出明確的發展與前景時,或許應該考慮讓自己「降一個量級」,與其勉強「死守」陣地,還不如「轉進」去尋找你能夠「突出」的領域。一開始一定會不習慣,因為引以為傲的門面沒有了,但不用多久你會發現,除了薪資職位以外,你獲得的資源與尊重也會增加。只不過前提是,你對隨之而來的責任也要甘之如飴。
「寧為蛇頭,勿為牛尾」在跆拳道和職場上都是適用的。我老爸的一個學生,建中畢業考取國立大學,卻決定進入軍校,沒幾年就獲得公費去美國深造,四十初就升上將官。我的表哥,20多年前專科畢業,當時要當個白領不是難事,但他卻選擇進外商工廠當設備維修工,他的外語能力和談吐顯然讓他在同儕中脫穎而出,多年來一路晉升,幾個月前被拔擢為中國區的副總裁。這些人怎麼看都不像「蛇頭」,說是「龍頭」還差不多!但相反地,也有一些人執著於「響亮招牌」,卻整天擔心自己被拿去做「牛尾湯」,其實他們都有更好的選擇,只是放不開。
所謂35歲只是我個人的規劃,每個人心中都該有自己的時程表。至於是不是每個人都要當將軍、升總裁,人生才叫做成功?當然不是,「工作」只不過是人生的一部分,家庭幸福和自我成長絕對是更重要的事。但既然我們多數人無法擺脫職場,甚至一生都得投入很大比重的時間精力在工作上,我們就該試著弄清楚這套遊戲規則,讓自己取得更有利的位置,獲得更多人生的自由。
本文已授權城邦出版社,收錄於【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一書。若有轉載需求,請與城邦聯繫。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