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妒」其實是個非常有趣的課題,因為我們處在群體社會中,必定常會與人互動。有互動,自然就有「比較」;而比較之後,我們如何看待與他人之間的差距,也會連帶影響我們與人相處的態度,以及後續的行動。因比較而生的感受除了「忌妒」,還有「羨慕」。這次,我們就一起來思考看看,忌妒和羨慕到底有什麼差別吧!
很多人看我現在自己創立公司,常覺得我應該一路都一帆風順,沒經歷這種因比較而產生的焦慮。但事實上,關於「比較」這件事情,我的辛酸血淚史可是非常豐富啊!以下,我就來分享我自己經歷過哪些比較焦慮,又是如何面對與處理這些焦慮的。
這些年來,我常碰到夥伴提出他們和老闆、主管之間的互動問題。例如有人會說:「我老闆常出爾反爾,在會議上說要這樣做,我們把東西做好後,他又說他想要的不是這樣!」,或者「我的團隊做了很多事情,但老闆總是不以為然,在考績和獎金方面都沒給我們實質回饋!」等等。這些對上級的不滿,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情緒。雖然我們無法直接要他們改變做法,但我認為在這件事上,我們也未必只能消極地以抱怨來面對。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你把「每天快樂出門,開心回家」 定義為熱情,那我得很殘酷地打破你的幻想!因為做你有熱情的工作,未必如你想的輕鬆快樂......
人生真的很像遊戲:我們一路過關斬將,累積寶物與裝備,但真正一步一腳印,照著預設劇本破關的人不多。畢竟現在的遊戲內容量太龐大了,根本玩不完,多數人應該像我一樣,玩著玩著,累積累積,某一次登出之後,就再也沒回來了!
當講師這些年來,我碰到很多同學帶著煩惱來找我聊聊,其中又以和職涯相關的最多。我聽過的問題五花八門,它們表面上雖然毫無關連,但我抽絲剝繭之後卻發現,這些問題背後,大多都藏著對職涯「輸在起跑點或進度落後」的焦慮。在這篇文章中,我想提供四個消除這類焦慮的建議。如果你曾有類似的煩惱,希望這些建議能讓你舒心一點,也空出腦袋,找到真正能改善狀況的方法!
人天生對於「因果關係」有莫名的執著,常會把「有前後關聯,但未必有因果關係」的事件推論為「有因果關係」。這種人性盲點,可能導致人做出錯誤判斷,或把錯誤資訊信以為真,甚至被有心人士刻意操弄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