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類的恐懼感 (下) – 談如何對抗恐懼感

論人類的恐懼感 (下) – 談如何對抗恐懼感

前篇 論人類的恐懼感 (中) – 談如何對抗恐懼感

文章繼續之前,先幫大家回顧一下前面兩篇的一些重點。 這系列的上集談的是恐懼感的成因,以及人們面對恐懼時的兩個直覺反應。 中集則提到有五個我目前為止覺得可以強化以對抗恐懼感的訓練,並討論了其中兩項。 那這篇,則將繼續討論後面三項,也就是「心理面」需強化之處。

為了方便大家回憶,在此再一次列出這五項:

- 自我探索,了解何時恐懼感接手了決策
- 自我強化,降低人生的依附性
- 增加流動,避免心理上的沉澱心理
- 情境轉換,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 哲學探索,學習思維的自主性

那接下來,就從第三點繼續了~


增加流動,避免心理上的沉澱心理

人一旦對某個環境或狀態開始覺得安適,那日後若面對可能失去「安適狀態」時,就會產生高度的抗拒力。

比方說,當你有一份習慣的工作後。 這時候叫你遠渡他鄉、學新技能、從基層做起,雖然薪水可能加個3% - 5%,但很多人其實是會選擇不要變動的。 這是因為既有的一切都已熟悉,就算目前工作有些甚麼不愉快或麻煩的事情,最少都在認知範圍內。 但新工作可能有很多「新的」、「未知的」部分,雖然這些「未知」很可能其實代表有趣、代表挑戰性、代表充實;但當然也可能代表麻煩、困難、或是辛苦。 所以在權衡之下,很多人會選擇保留已知避免未知 – 也就是一動不如一靜。 但說穿了,這也是一種恐懼感阻礙了我們執行力的變形。

所以呢,一個每天可能都要保持警覺的議題,就是要試著增加自己「心理上的流動性」,不要讓自己在任何事物上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避免自己對任何環境、狀態、關係產生安適感。 這樣一來你隨時有危機意識,會想不斷進步、學習更多、自我成長與充實,這樣會增加自己對於環境變動的「抵抗力」(也就是前篇第一點提到的);另一方面,你也避免自己把任何狀態變成「習慣」。

因為一旦某個事情變成習慣後,就會在心理上產生依賴感。 當然,要人不要習慣生活,這也是不切實際的。 但最少在心理上,要努力避免依賴感。 因為一旦在生活中需要做選擇時,如果心理上過度偏好「已知」(或過度偏好安穩時),對於未知就會產生極大的恐懼,並進而把這選擇排除在思考路徑上。

這其實也是很多人在感情走得很痛苦的原因。 一些人的情人可能有著讓人難以忍受的惡習,可是當事人一旦考慮到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需要時間、換人的未知很大,就會裹足不前。 所以只要對方還沒有爛到不可思議(或是第三者沒有好到不可思議),其實都很難當事人下定決心離開既有關係。 可是這其實是個很不妥當的決策。 因為最終你可能還是沒辦法忍受、最終也可能還是會分開,可是你卻因此犧牲了更多的時間,只是因為當下害怕而已。

當然,知道這件事情也表示你可以反過來利用恐懼感控制別人(笑)。 比方說,當你能跟一個人建構起戀愛關係後,你最好努力強化,讓對方產生習慣性與依賴性,藉此增加對方的沉沒成本。 如此,大部分的對手將會越來越沒有勇氣離開。 這也是長期關係容易介入,但難以取代的原因。 這部分的論點之前好幾篇有寫過了。 若是沒有看過的,可以參考感情的誘惑評價模型 (一)系列以及離婚的期望值

概念雖然不難理解,心理的強化(增加心理流動性)卻往往很難簡單處理。

但原則上大家該試著把握的,就是盡量不要讓自己過度安適下來。 不要讓自己太容易對事物習以為常,隨時都要試著讓自己從生活中、工作中、或是關係中探索新的可能性。 比方說,每個月底,試著問自己,目前的工作自己還能做些、或學些甚麼事情。 一旦發現目前已經到達一個完美狀態時,比方說好像已經沒任何還需要學,卻也能輕鬆順利完成既有工作時,就得勉強自己去打破這個平衡。 比方說去爭取多一些的責任,試著多去參與一些其他角色的工作、甚至請調部門。

因為唯有讓自己隨時習慣微小的變動,才可以廣泛的增加自己面對日後「真正大變動」的實力。 當你累積了各類角色該有的能力後,日後無論是主動轉職或是被動碰到生涯變動時,一來你已經「習慣變動」,二來你也具備變動的能力,自然就能降低自己面對各類變動時的恐懼感。

換言之,讓自己不要沉澱,習慣流動性,那當浪頭來時,你也就不覺得那是甚麼了不起的問題了。


情境轉換,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所謂情境轉換,指的是當碰到問題時,先壓抑住自己的衝動,並說服自己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

大部分的時候,放任自己聽取直覺的代價其實都相對的高。 不過呢,若無法有效的壓抑自己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往往就沒辦法容易察覺為此付出的代價有多高。

但所謂用另一個角度看問題,指的是甚麼呢?

這指的是,當你一心想逃走時,眼裡先不要考慮輕鬆(對,逃走通常是為了心情輕鬆),而要考慮逃走的代價。 換言之,放棄在現在這時間點到底有多大的必要呢?

至於當危險很明確時,若自己卻因直覺想抓緊不動時,你則該先不要去考慮喪失的痛苦感(因為直覺這時候會想抓緊現況,是因害怕失去),而要去思考留下所需承擔的代價為何? 換言之,現在還繼續緊抓不放,等於是對後續更嚴重的問題「束手無策」。 那這「束手無策」到底之後還會讓你因此犧牲多少?

大部分人之所以決策錯誤,在於常常把眼下的問題給予過高的決策權重。 但大家得知道,人生其實是長時間微小決策的累積。 很多時候,把機會做給下一次,或是做給將來,才會是理智與客觀的決定。

換言之,若我們不把任何選擇當成結局,而是把人生當成一種體驗 - 一種追求極致過程的旅途,那很多時候我們就有辦法在遭遇恐懼襲擊時,用另一個角度來解讀問題。

因為只要我們不被「要即時把握的心情」控制,很多時候,事情其實就變得沒甚麼大不了的。 完全是一個心情轉念的問題。

這樣講若是太抽象,可以再拿一個上一篇舉過的例子 – 也就是旅行時買紀念品這件事。 很多時候,很多人平時很節儉,但一出門旅行,什麼無聊的馬克杯或鑰匙圈之類的東西會買一堆回來。 那也是一個源自於恐懼感的決策。 因為一般人會覺得:「喔,我難得來一趟巴黎,這艾菲爾鐵塔的紀念鑰匙圈,全世界就只有這裡有耶! 我大老遠來到這裡,怎麼能不買呢?」

但說真的,對大部分人而言,家裡有沒有艾菲爾鐵塔的鑰匙圈,又有甚麼特別影響呢?

但人在當下時,會把「現在不買,以後就買不到了」這議題過度放大,並給予較高的決策權重。 然後就會衝動的買下一堆 (因為不單單買給自己,還會把所有可能想要的親戚朋友名單都算過一輪)。

但你若能在那衝動的瞬間制止自己,並要求自己從更長遠的角度思考這件事。 你會發現,那些紀念品買不買其實沒甚麼大不了。 你的朋友與親戚很可能根本不喜歡或不在意艾菲爾造型的鑰匙圈。 甚至你其實省下來,下一個景點還可以買些更有價值的東西(如紅酒、或名牌包)。 好吧,再退一百步來想,巴黎有真的很遠嗎? 也不過搭飛機十幾小時罷了,要是日後冷靜後發現自己還是真的很喜歡(其實機率很低),下一次不也還是可以再來買。

這樣想一輪,你就發現其實一切根本沒甚麼大不了的。 你也就不會再因為恐懼感的衝動,而把當下的問題過度放大。

換言之,只要不讓恐懼驅使,就可以沉穩與隨遇而安。 不然,很多人規劃複雜的旅行行程,趕來跑去就怕有甚麼東西沒看到。 到了知名景點,拍照、買紀念品、證明我來了、證明自己「充實」的處理這次行程、並很划算的用到每分錢。可是吵吵鬧鬧,走馬看花、買了一堆紀念品,反而沒能好好的享受旅程、感受當下。

這雖然表面上看似跟恐懼好像無關,但根源概念是一樣的。 這除了旅行上,在人生很多面向的決策上也是如此。 大家把當下看得太過重要,以至於會把為此犧牲的東西看的太輕微。 但若能在決策時反過來,事情往往就不同了。

所以呢,別忘了時時提醒自己,任何狀態都尚不是人生的終點,而僅僅是過程。 這樣的話,我們就能盡量以長期目標來客觀決策了!


哲學探索,學習思維的自主性

老子於道德經中這麼寫道:

「天 長 地 久 . 天 地 所 以 能 長 久 者 ,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長久 . 是 以 聖 人 後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以 其 無 私, 故 能 成 其 私 」

下面這段可能是我的偏見,但我目前為止認定,「無執」恐怕是控制恐懼感最終的方法。 無所求、無所得,自然也無所失、也就無所恐懼了。 這甚至比前篇提到靠強化能力讓自己無懼來的更加完美。

這部分可能有些過度哲理了,所以我也僅放在最後一段稍微提一下就好。 我自己這麼幾年的想法,總覺得我們對於事物「擁有」的關鍵,其實常常未必是來自於直接的求取;而是在於你不為「目的」而努力下,自然而然的一個結果。

一開始就立志想當偉人的很難最終成為偉人。 積極想快速改善社會的,通常最後其實都是社會結構的破壞者(比方說愛的教育)。 唯有不抱持過度的夢想而出發者,最後才會感動周圍的人,而帶入深化的變動。 唯有不報目的的與他人構築關係,才能建構穩定的關係。

所以老子說,無私、故能成其私。

但這跟恐懼感有甚麼關係呢? 或許有人會問。

我是覺得,恐懼感的最終對抗模式跟這概念是一樣的。 唯有你放棄東西(或關係)擁有權的幻覺下,你最終才有一天能不恐懼。 而當那時候來臨時,所有東西自然又會靠近你、並為你所得。

舉例而言,我們都害怕關係的失去。 可是若我們從來不覺得我們擁有別人,並不以擁有與否作為我們與他人互動的關鍵時,那你其實有很高的機率能讓別人更喜歡你,並更希望待在你身邊。 但若是斤斤計較公平與否、頭銜(男女朋友)、或是對方反應,並時時恐懼關係的穩固時,反而會把對方嚇跑。 這大概就是無私、故能成其私的意思了。

這段看不懂的網友,可以跳過也沒關係。 因為這段寫的內容,我也尚無法達到。 雖可以在一些事情上無執並毫無畏懼,並可以根據情勢選擇當下該做的事情,但這僅限於特定領域、也只在某些控制好的場合與時間下才行。 若是在那些情境以外的事情,就還有太多無法自我控制之處、還有太多感情用事之處、也還有太多個人好惡以及情緒反應(笑)。 所以,最後提到的這點,是非常理想性的,也恐怕是你我一輩子要努力的課題。


結論

人其實很多決策是被恐懼驅使的。 我們為了眼下的東西,而常直覺做出錯誤的反應,甚至可能因此錯失了將來更遠大的機會。

所以,當面對恐懼時,你要記得人是為了過程與快樂生活,不是為了滿足恐懼感。 也千萬不要屈服或順從了你直覺的反應。

你得探索,並了解自己面對恐懼的生理與心理反應。 並在恐懼發生時,提醒自己冷靜,以理性的態度選擇一條長期有價值的路,而非走一個能讓自己立刻不害怕的路(如逃跑)。

畢竟很多時候,長期的快樂與幸福,是會面臨短期的不確定性以及精神上的波動,也就是所謂艱難的路。 換言之,過程的恐懼,是必須壓抑及忍耐的過程。 所以,若你認清這東西,很多事情一轉念,其實可以一笑置之,也可以讓當下的害怕大幅減輕。

理性思維、與自我控制,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