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想要深厚的人際連結?你需要的是「不帶批判」的同理心

同理心在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上,是相當具有力量的對話模式;不管在職場上、夫妻伴侶間、朋友間、銷售場合、談判桌上及助人工作中,無一不適用。它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技術。因此,在人際關係中展現同理心回應的首要條件是,我們具有這份與另一個人連結的意願,並且帶著真心誠意態度。否則,任何再高明精準的同理心回應,都起不了作用。

為何孩子和我溝通不良:一邊是我長大了,一邊是我不放心

身為家長的你,是否常遇到孩子有些偏執或怪誕的想法,你勸也勸不聽,講也講不動,孩子就是這麼想,甚至準備這麼做,你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當孩子長大了,你也老了,你只能當個陪伴者,讓孩子與你相處時,能被充分理解,且深感力量。當然,這免不了要下點功夫。當孩子有著一些你無法認同的觀念時,該如何面對與回應,甚至有效引導呢?

獨立思考不是聰不聰明的問題,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我們的人生

有些人對於廣告文、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很感冒,但其實這些訊息都稱得上光明正大了,我們真正要擔心的,反倒是一些看似權威、無私,但其實默默扭曲大家認知的訊息,這才是更高級別的置入性行銷,只不過他們置入的對象不是媒體,而是你的大腦!

沒有當夠小孩的人,也常常當不好大人

如果在一個人的生命早年階段,曾經被家庭、被環境給無情地撕碎,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充滿委屈、憤怒、活得不開心的人,那麼,我們更需要給他一段時間,陪伴他心裡的內在小孩逐漸長大。對小孩如此,對父母、伴侶如此,對待自己更是如此。當情緒退化的時刻被「接住」了,我們內在才有機會長出如實的力量。

為什麼我愛你,卻表現成我討厭你:因為焦慮讓人覺得,坦白太冒險

一對夫妻,一言不和起了爭執。先生嘲諷太太,做事情吹毛求疵,管老公像看小偷一樣,一點兒都不溫柔可愛。太太平日最討厭被稱為女強人,先生的說法自然是踢爆了她的地雷,在她心裡點燃兩把火:其中一把,燒得她想大發脾氣,狠罵先生一頓;另外一把,燒得她充滿委屈,覺得先生看不見自己的關懷與愛。

關於中二:你可以允許孩子做自己嗎?即便他看起來很奇怪

如果你覺得孩子開始「怪異」且「難以預測」,這就是青少年時期的正常寫照,這是逐漸邁向成熟的必經過程,要不是傷天害理或犯罪涉法,父母其實不需過度擔心。當你越能抱持著平常心,你會越感到越輕鬆;永遠記得,孩子的這些行為表現,正是在追求自我價值、獨立自主與同儕歸屬罷了。持續與青少年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連結,事實上就是在幫助孩子逐漸邁向成熟之路。家有青少年孩子的家長可以做的是這幾件事。

在關係裡過分退讓或包容的人,永遠得不到感謝

人類是慣性很強的動物,可能是為了演化及適應而存在的生心理機制。如果每天都在調整,每天都在改變,注意力的焦點就得時時變動,無法省力運作,也就會相當耗能。加上華人社會的集體主義傾向,為了所謂的「和諧」,保守的態度及思維,人生差不多就好,多半得過且過,不敢嘗試改變的舉動。然而真正的和諧,不是建立在壓抑、隱忍及委屈的關係中。在互動模式裡若出現上述指標,即使再輕微,都不能等閒視之;即使只是第一次,都必須正視它,並且勇敢面對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