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事我們糾結,有些關係我們忽視。
目光放遠,關係拉近,
每日省思是一種重要的人生提醒。」── 閱讀人粉絲專頁
【真實故事一,如有雷同,當然雷同】
去年 12 月,朋友 Jackson 發了一封私訊給 8 年多前因工作認識的朋友,約她喝咖啡,請她提供一些關於戀愛跟職涯上的建議。8 年不見,毫無預設的一杯咖啡,那天下午稱不上一見如故,卻從 Jackson 的撞牆期談到她手中的職缺。後來,報到的人不是 Jackson ,是他的拍拖對象。
【真實故事二,如有雷同,當然雷同】
7 年前,我在 85 度 C 安分守己,某天上班前在大便時接到一通手機來電 -
「嗨,你好,我是 Adecco 的 Joyce,之前公司比鄰你們公司,共用同一層樓的茶水間。」
「你好。」我一邊在腦海中找尋這個名字的主人的臉。
「你可能沒有印象啦,但我們在茶水間談過我姊姊咖啡店手烘的濾掛包咖啡,我還請你喝過呢。雖然沒有談過工作,但三言兩語我就知道你適合我手上這個機會。」Joyce 熟練地說著我很難相信的一番話。
即使知道她一席幹話,我擦擦屁股,仍然送出了履歷。半年後,我成為了 Gogoro 全球旗艦店總店長。
24 歲那一年,我考取「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院」交換學生資格,飛往花都,滿心期待交到許多法國的好朋友.但「C’est la vie」,現實很快就蒸發在塞納河裡.第一堂課時,法文課教授就說:「大部分的法國人,在 18 歲以前,一定交到一輩子的朋友.換言之,我們的人際圈已經大勢底定,基本上不會有大變化.各位想交到朋友,可能有困難.」想一想,這似乎也是跨文化的真相.除了相伴一生的另一半,關係深厚的摯友大部分在出社會前就已決定,往後漫長的人生中,過客如滔滔江海,99% 的關係卻綿薄至極.
想想看,
你有多久沒參加高中同學會了?
大學社團並肩作戰幹大事的同學還有在 Facebook 跟你互動嗎?
第一份工作時的閨蜜還有聯絡嗎?
在某個酒吧邂逅後一夜情的男人還活著嗎?
我們與這些人的關係,從那些難以割捨的瞬間終究變得棄若鄙徙,其實只是必然,但你不知道的是,在專業領域上、職場日常中,這些「弱連結」、「微人脈」很有可能起到關鍵作用。今天,我們不談交遊廣闊(可透過 Tinder 或 Paktor ),而純粹談「如何闢建人與人的連結」.
一、Being Known. 「被多少人認識」比「認識多少人」還重要
英國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一個人能維持的『人際關係』數量落在 150 人,是我們和他人能夠維持穩定關係的個體認知上限」。這數字又稱為「鄧巴數」(Dunbar's Number)。
現在很流行經營個人品牌;許多新創公司 Founder 會出席許多演講或到學校兼課;許多教授或者健身教練兼做 Youtuber,創造更多槓桿效應,正是因為「被多少人認識」,遠比「認識多少人」還重要。
前幾年我代表前公司在外演講,每次演講完一定在社群平台上貼文,分享主題跟聽眾的評語,後來經常會接到陌生單位或者陌生人私訊詢問、邀約。
二、Weak Connection Counts More. 弱連結更重要
你最敬重的爸爸媽媽有幫你介紹過工作嗎?你現在的直屬主管有膽量幫你介紹過工作嗎?
「強連結」之所以稱作「強連結」,是因為他們知道你的一切,你的摯友與死黨知道你喜歡閱讀,但也知道你好吃懶做;你的老闆知道你數據分析能力很好,但專案管理卻很掉漆;你平階的同事知道你管理團隊很有一套,但外頭廠商的風評卻差到難堪。他們要幫你推薦工作時,難道不怕自己的 reputation 被摧毀?不會躊躇再三?
這很正常,人本來就沒有完美的,阿基里斯也有阿基里斯腱,而我們又是活在他人的眼皮跟評價下。雖說死活千萬別在他人嘴裡,但正如精神分析學派第一個叛逆者 - 阿德勒所說:
「在人際關係上,別人如何評價你,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太在意別人的視線和評價,才會不斷尋求別人的認可。對認可的追求,才扼殺了自由。由於不想被任何人討厭,才選擇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這是個不重視事實,只在意煽色腥的流言蜚語的年代.
相反的是,「弱連結」對我們的理解雖然片面,但經常是中性偏好的,可能是透過朋友的同學的同事,或者臉書上的動態,或者某一次的演講,這形成了一個溫馨的想像空間,提供你從這個「中性偏好的立足點」,接續建立與對方的強連結.
正如開頭提到的真實故事二,雖然很扯,那位 Adecco 的 headhunter 我確實是完全沒談過的,卻是我至今談過的 10 數位獵人頭中,唯一幫我談到 offer 的。也許獵人頭是比較特別的舉例,但你一定會同意的是,獵人頭與求職者的關係,也是從「弱連結」開始的,千萬不要以為獵人頭要對你多了解,才能幫忙找到好工作,錯,這些事情是很講緣分與時機的,就好像當時對我一知半解的 Joyce,手頭上卻剛好有一個資金雄厚、企圖雄偉的新創公司的機會。
最後,弱連結的低消是:記住對方的臉、名字和特徵。至於怎麼記住對方的名字,在《為什麼世界人士都重視這樣的基本功?讓高盛、哈佛、麥肯錫菁英一生受用的 48 個工作習慣》這本書的 34-35 頁,也提到三階段訣竅:
(一)當對方說出他的名字時,用嘴巴口述重複一次,讓你的耳朵能夠聽到,強化記憶。
(二)當你要跟對方交談或提出問題前,先稱呼對方姓名,一方面也確定你是不是記得或者記對。
(三)談話結束時,再次稱呼對方姓名並致謝,一方面也確定你是不是記得或者記對。
三、Reconnection. 再連結
關於再連結最關鍵的事情,是「沒有要在當下索求任何好處」,而是單純出於想跟對方再次連上線、保持溫度以及互相了解每個階段的狀態以及專業.數年前,我能夠加入 85 度 C ,追隨當時統一超商前營運長謝老大,就是透過「再連結」上另一位客戶的老董,透過他的轉介。
我其實非常喜歡 Facebook 「動態回顧」的功能。有時候甚至會再分享一次,無論是某個高中同學的婚禮、某次跟過去 City Café 時期的戰友一同參展,或者跟數百位 Gogoro 跟 RE-THINK 的粉絲一起淨灘,你跟其他人都能「再連結」一次。與其說是念舊,不如說是太過刻骨銘心;與其說是活在過去,不如說今天本來就是從前的積累。
另外一個再連結的技巧,是我會偶爾在 Line 上跟過去的老長官或者前輩打招呼,問候對方的近況,並更新自己的工作狀態等。特別注意的是,在平常日這麼做,代表你是真的想到他。而不是在逢年過節時,為了打招呼而打招呼,更不用說,逢年過節時,大家都在「新年快樂」,更顯得無足輕重了。
說到這裡,正在讀文章的你,也許會說,哇,這人也太刻意、功利、矯情了,但我必須要說,當你把真誠加在招呼或者問候中,就變得自然而舒服了。想一想,無論是「真誠的刻意」或者「刻意的真誠」,只要夠真誠,都會被視為真誠。
四、Don’t Always Focus on Then-Relationship. 不要總是著眼於當下的關係
擔任 Gogoro 全球體驗中心總店長的期間,我管理數十位夥伴,其中有兩、三位後來都進入 Tesla 工作.你說,如果有一天,換我想要試試 Tesla,是不是得拜託他們?就算不請託他們,Tesla 的人資難道不會問問他們我的風評,如果我當時沒有取代他們的認同,會不會成為未來的絆腳石?
五、Be Yourself. No One is You. And That’s Your Power. 做你自己,打造個人風格
當你費盡心力讓別人認識你時,記得堅持個人風格,因為「你的力量來自於你是你」。例如,我在自己臉書上的貼文,儘量聚焦於下列主題:
(一)對工作的熱愛
(二)演講等絕對領域
(三)美的私真我,如減醣燃脂、帶小朋友出去玩等等
六、What You Can Offer for Others? 你能幫助他人強大嗎?
我還在 Gogoro 服務時,公司如日中天,因此擠破頭想進來的人還蠻多的,我常常在 Linkedln 上收到交友邀請,然後劈頭就說:「我想要投貴公司的職缺,可以幫我介紹嗎?」或者「我有投貴公司的職缺,可以問你問題嗎?」
我覺得這個動作雖然唐突,但如果做到幾件事是有可能真的得到幫助:
(一)完整地介紹自己:至少應包括簡易學經歷、跟想應徵的動機等
(二)在訊息中建立弱連結:有沒有共同朋友?過去學經歷有沒有重疊之處?都是獅子會或者上同個教會?相同興趣愛好?
(三)誠懇說明「非對方不可」的原因:是因為應徵同一個 function?有人特別介紹對方幫忙?有看到對方在網路上的po文等等。
但我還是想特別提醒,你需要別人,也會有人需要你,這世界上總會有人在等你助他一臂之力.別總是需索無度,務必適時幫助別人.如果大家都想當關羽的「千里馬」,誰來當林宥嘉的「伯樂」?
最後,還有兩件最重要的小事:
如果可以,請當個按讚魔人
你為何惜「讚」如金?大家心裡都清楚明白,社群平台上的按讚數,其實不真的代表「好棒棒」、「優秀」,而是一張「還可以啦的肯定」、「不討厭的鼓勵」的好人卡,為什麼不多多給讚?一個「讚」正等於一個奈米級的「微連結」,積少成多、積沙成塔。
給予讚美時,請拿掉「我覺得……」,直接以對方當主詞
別說「我覺得你今天洋裝的式樣選得很好」,直接說「你今天洋裝的式樣選得很好」;別說「我覺得你剛剛的簡報準備得極其充分」,直接說「你剛剛的簡報準備得極其充分」;別說「我覺得你之前當我的老闆時,一直教了我很多」,直接說「你之前當我的老闆時,一直教了我很多」.
建立人脈,從弱連結開始;
建立弱連結,從溝通開始;
建立溝通,從隻字片語開始;
建立隻字片語,從真誠開始。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