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 Podcast 節目《大人的 Small Talk 》一起聆聽,在多數 Podcast 平台(例如 Apple Podcast 或 Spotify )都可以找到!
去年初,我和一位過去在動畫公司共事過的同事吃飯,當年還只是個剛入行動畫師的他,如今已發展到海外,這幾年甚至還參與了好幾個好萊塢等級的動畫專案。
席間,我們聊到了「夢想」這個議題,他跟我分享一個他觀察到的現象:常把遠大夢想掛在嘴邊的人,比方說常高喊「我以後要進入皮克斯工作」的人,常常也是最快放棄的人。
他一直以來對此很感到納悶,想說不曉得大家究竟是把「夢想」想得太隨便了?還是講歸講,但並沒有這麼認真?
不過當天我們也只是閒聊,並沒有對此深入討論。
那次碰面後不久,Clubhouse 在台灣一夕爆紅,我跟 Bryan 三不五時也會在上面開聊天室和大家聊聊。最多人會來找我們討論的,就是職涯議題。而且有趣的是,有非常多人不約而同告訴我們,他/她的夢想就是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
不斷聽到有人說想當諮商心理師,我們其實很好奇這是為什麼,也開始反問大家:「那你知道諮商心理師實際上在做什麼嗎?」既然想當,應該是稍微有點了解吧?但讓我們很納悶的是,這些人絕大多數都不確定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內容,甚至也不知道該如何成為諮商心理師,還問我們知不知道該怎麼做?
我當時很震驚,也讓我想起了先前跟那位動畫師朋友的閒聊,並仔細開始思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我自己觀察幾年下來,確實也發現那些會隨口說出遠大夢想的人,有絕大多數最後都不會達成他們說出的目標。
後來的結論是:那些會隨口就說出遠大夢想的人,其實經常都把「夢想」想得過於浪漫。過於浪漫沒有不好,只是當想法過於浪漫,對於現實的細節往往就會考慮不足。
以想成為心理諮商師的人來說,我們在詢問後發現,這些人想當心理諮商師的原因,常是因為覺得自己蠻擅長溝通的。家人、同事、朋友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想吐苦水都會找他,在談話過程中他似乎也回覆得不錯,於是就覺得自己適合當諮商心理師。而且當心理諮商師不是又能賺錢?還能幫助很多人?這想像起來自然非常美好。
至於這份工作實際上要做什麼、或者要怎麼取得資格,當事人通常也沒研究、也沒理解,就只是把這夢想確立了而已。
立夢想當然簡單,可是,在實現夢想的路上,光是立下「想成為諮商心理師」這個浪漫的宏願是遠遠不夠的。如果連該上什麼課、該取得什麼證照、該付出多少成本、甚至是這份工作需要做哪些事都沒有做功課,怎麼會覺得自己能達成這些很多人可能非常努力想達成的目標呢?
我們活在一個非常自由的時代,於是誰都可以天馬行空地設定夢想。可是如果你希望它最後是一個「能實現的夢想」,那就不能成天只是想像、而不花時間來了解細節與規畫該如何讓它落地。因為啥都沒做,可是無法讓你實現夢想的。
甚至還有另一種狀況是,你努力了很長一段時間終於實現夢想,比方說順利成為諮商心理師或成功進入皮克斯工作,但卻發現自己根本一點都不喜歡。這對人生而言更是可惜!
人生中的所有選擇其實都該想清楚。而所謂「想清楚」,我認為至少該包含三個細節的考量:
1. 搞清楚自己的樣貌
2. 搞清楚具體的旅程
3. 搞清楚付出的代價
這三個細節你若都細想過了,還是確定這就是自己要走往的地方,那麼這個目標才有可能達成。
至於這三個細節分別該考量什麼,我們逐個來看看。
1. 搞清楚自己的樣貌
這意思是,請想想「自己是不是真心喜歡這件事情」。
我們小時候都寫過自己的夢想,每個人的答案或許不相同,但一定都是很奇幻的,比方說有的人想當超人、有的人想當總統、有的想做發明家等。而且,這個志願還可能會不斷改變,像是小學一年級想當超人、小學二年級想當總統、小學三年級則想當太空人等等,這都很正常。
在那個時期,我們並不知道這些夢想的真實樣貌,只是單純看卡通覺得這些人很酷、很帥,於是就以此為目標。
但出社會後所有人都該理解的是,每份工作都可能有帥氣的一面,但也同時會有不為人知、辛苦的一面。若沒有這兩面都仔細思考過,我們很容易就會因為只看到別人亮麗的一面,誤把這份工作當成終生職志。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嚮往的這份工作有什麼辛苦之處,我會建議不妨就找個從業人員問問吧!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夢想是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你可以找一位業界的諮商心理師,詢問這份工作都在做什麼、一天的工作包含哪些、壓力最大的地方、最有挑戰性的地方等等。
甚至有些工作,你還可以透過實習或工讀的機會實際體驗看看。這樣一來,你也許更能想像這份工作的全貌,不再只是看到別人亮麗的表象。
這些你都試了,還是願意勇往直前,那你也許才真適合把這份工作當成夢想;但有另一種可能是,你也許會發現它並不如你想像中美好,那麼就得另尋其他目標。
如果對這個概念有興趣,也鼓勵你可以看看我的另一場演講【專案管理是你最好的人生指南】,我在這段大約18分鐘的演講中,有更仔細談到人能如何有效率地測試自己的夢想。
2. 搞清楚具體的旅程
很多人立下願望卻遲遲沒有行動,常因為現況和目標之間距離太遠了,所以很難想像立下願望後能如何逐步實踐。
我在前面提到有些人會說「我要當諮商心理師」,可是被問到「要怎麼當?」、「要學歷嗎?」、「要考什麼證照?」、「這個證照怎麼考?」等等問題,通通都回答不出來,這其實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我無法一一告訴每個人該如何越來越接近夢想,我唯一能提供的建議,還是請你去找早已經在這個領域內的人,請對方給你一些指引。
接近夢想的道路是需要規畫的,否則夢想就永遠只是夢想,一分一毫都不會前進。很多人總以為圓夢要靠機緣巧合,但你若什麼都沒有做,這個機緣巧合永遠都不會發生。甚至,有些機緣是你提升自己到一定程度後才會浮現的。
如果你的能力就是匹配不上夢想,那別人也不會給你機會。而要讓能力能匹配夢想,最好的途徑就是將中間需要的努力過程展開,並且腳踏實地去嘗試看看!
這個嘗試的過程也會連結到下一個該考量的細節。
3. 搞清楚付出的代價
沒想過為了這個目標要付出什麼代價,也是很多人持續原地踏步的原因。
想像夢想好的一面,會讓人感覺非常快樂,甚至這個夢還越做越大,但如同我反覆提到的,沒有規畫該如何達成或這份工作辛苦的一面,你是很難達成目標,甚至達成了可能也不會感到快樂。
要達成夢想、過得快樂就需要付出,付出就會帶來犧牲,比方說在過程中你可能必須熬夜學習、實習時期的薪水很少卻很累、還要拜託別人給你機會累積經驗等等。
就好像生孩子一樣,很多人會想著生個孩子可以一起到公園玩、一起做很多有趣的親子活動,這些事想像起來確實都很快樂;但在這些快樂背後,更多時間其實還得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賺錢供他讀書等等。沒有想過這些代價就貿然去追求目標,將來很可能會非常辛苦。
追求夢想也是一樣,在思考你喜不喜歡以及規畫圓夢道路的同時,你也該思考這個夢想背後所要付出的代價,例如在過程中需要做什麼犧牲。
以上這三個面向,包含你喜不喜歡、具體旅程的樣貌,以及過程中要付出的代價,你都想過一輪了,還確定自己願意勇往直前,那麼這個夢想將來也才有實現的機會,人也才會一點一點地持續前進。
如果你心裡也有個想達成的夢想,不妨盡快就利用這三個面向來仔細思考看看吧!
內容口述 / 張國洋;整理 / 鐘敏瑜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