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很可能是個理性的決定,但你不覺得這樣的人生很無聊嗎?

「躺平」很可能是個理性的決定,但你不覺得這樣的人生很無聊嗎?

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 Podcast 節目《大人的 Small Talk》一起聆聽,在多數 Podcast 平台(例如 Apple Podcast 或 Spotify)都可以找到!


開始閱讀之前,先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成功,到底是靠先天的運氣,還是後天的努力?

我會想到這個議題,是因為前陣子,我重新看了萬維鋼的《高手思維》這本書裡提到的心理學實驗。

科學家讓一群小孩個別待在房間裡,桌上擺一個棉花糖,然後跟小朋友說:「如果你忍住幾分鐘,不吃掉這個棉花糖,接下來我會給你兩顆棉花糖。」

然後科學家就離開房間,讓小孩子一個人待在裡面,並用攝影機偷偷觀察他們。在這個實驗中,有一些小孩子忍不住,就一口把糖給吞掉,但也有一些小孩成功克服慾望,順利贏得額外的棉花糖。

隨後數年,科學家持續追蹤這些孩子的發展,一直到他們成年。統計發現,當年克服慾望不吃棉花糖的小朋友,長大之後的成就普遍勝過一口吞掉棉花糖的小朋友。所以科學家就做了一個結論:「克制眼前慾望,追求長期利益的個性,是人生成功的關鍵!」這就是有名的「棉花糖實驗」。

不過,如果你對心理學,或是對教育有更深的認識,會知道後來有很多研究打臉棉花糖實驗。但是,我們先假設這個研究是真的,然後仔細看一下其中的設定,你會發現很有趣的事。

當大人對小孩說:「你只要忍耐,不吃這個棉花糖,你之後會得到更多。」我們都會假設這句話是真的。但如果今天科學家的承諾不可信,小朋友的忍耐未必有獎賞,甚至原本的糖都會被收走,那麼最理性的決擇應該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趕緊先把到手的糖吞了再說,畢竟「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也是真理呀!

所以這個棉花糖理論要成立,得有個先決條件,那就是「長期回報是可靠的」。如果忍耐未必會帶來回報,那麼直接嗑掉棉花糖的小朋友才是更精明理性的,而乖乖忍耐的小朋友則多少帶點「韭菜」的潛質!

同樣的道理套用在現實生活。今天我們想要很努力地讀書、工作,其實它也是有一個前提,也就是我們相信,我今天的努力未來是有回報,就好比你只要忍耐,將來會得到更多棉花糖。

但如果,我今天的努力在未來不會有回報,甚至未來的日子只會更差,那搞不好選擇不努力,好好享受當下,才是更理性的。

這就讓我想到「躺平」這件事。

這些年很多年輕人整天在家裡滑手機、看抖音,放棄買房子,買車子,甚至連結婚都放棄了。很多老人家就批評:「現在年輕人過得太爽了!」、「現在年輕人失去了鬥志!」

可是如果我們從棉花糖實驗來看,現在年輕人面對的是一個不確定的未來,他可能清楚知道,自己努力不一定會得到任何好處,加上 AI 的發展,讓很多工作未來可能被取代,那花那麼多時間努力,犧牲現在的悠閒跟快樂的時光,最後卻什麼都換不到,還不如現在開心一點,躺平就好。

反觀我們父母那一代,至少以他們當時眼睛看到的世界,真的是值得努力的,比方說你努力考試獲得一個很好的學歷,可以去大學當教授,可以考上公務員,可以去一間好的公司,做到退休,大部分也有退休金,因為政府退休金制度當時也都還算穩定。

所以,我認為,倒不是說剛好這一代的年輕人,就是不願意努力。而是,時代變了,所謂的「承諾」,也就是我們能看到的未來,越來越模糊,所以「躺平」,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但我並不是鼓勵你從此就應該躺平。甚至,我認為就算努力不一定保證成功,我們也不應該選擇躺平。

為什麼呢?

在《高手思維》這本書中,提到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David Brooks 的想法。

他說,如果你是一個年輕人,你想要計劃未來,要做出一些偉大的事情,那你內心一定要相信「成功是靠自己的努力」,哪怕這整件事情可能只是一個幻覺。但是,如果你現在已經是成功的人,那你最好相信成功是靠著你的好運,這樣子你對身邊的人、對這個環境才會表達感謝。

我覺得這個論點很有趣,因為他跳開了成功真正的關鍵是什麼,而是點出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這個問題的答案。

其實,人生就像是大家來地球旅遊、體驗一遭,你當然可以認為人努力又不會成功,於是選擇躺平,可是這樣你就會少掉很多人生體驗。反而,我們應該選擇相信「努力有可能會成功」,就算後來證明這是錯的,但至少我們創造了一些難得的人生體驗。

換句話說,就算理性來說,未來可能正如同許多「躺平者」想像的那樣悲觀,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對人生懷抱一顆探索的心。

有另一個心理實驗是科學家找了一群受試者,測試他們的智力、體力等特質,可是考試之前,他們要先寫一個問卷,評估自己的實力大概到哪裡。結果他們發現,大部分的人都對自己有過高的評價,只有少部分的人,對自己的評價與測試結果非常吻合,並沒有高估自己的能力,而這群人通常都是憂鬱症患者。

我看到這個研究,就覺得好妙,沒想到悲觀的人,往往才是更理性的。甚至還有一個研究指出,在律師行業中,真正理性、務實的律師,患上憂鬱症的比例也非常高。

這個實驗也讓我體悟到,也許我們徹底認清了世界,認清了人生意義之後,搞不好就像釋迦牟尼一樣,看待世界其實是理性但又悲觀的。因為他知道人生可能根本沒有意義,就是一連串的苦難,你再努力也是枉然

但我之所以希望大家還是能保持樂觀,是因為樂觀,就像是我們人生的一種保護機制,幫助我們能繼續體驗人生的美好,讓我們這趟旅程不會抑鬱而終。

比方說,我跟我的事業夥伴 Joe,有些時候會討論一些經濟局勢,來決定公司的營運方向。很多時候我們其實看法是悲觀的,覺得接下來這個市場會越來越萎縮,也真的得到一些數據來佐證這個結論。

可是我們並不會因此覺得,既然賺不到錢,就把公司收一收,回家擺爛。

我覺得真正能主導人生的是,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態度。即使未來這個經濟局勢很不好,可是我們還是相信,這背後可能會有一些曙光。

就像大家都聽過,台灣的創業失敗率非常高,70%、80% 的新創公司三年就倒了,五年又會倒了 90% 。我們也實在想不到,憑什麼我們剛好就是那個活下來的10% 。可是,我們選擇相信創業,想試試看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還是捲起袖子積極度過每個挑戰。

理性很重要,但人類的思考充滿侷限,幾乎不可能參透這世界的全貌。所以在這種無法確定未來的時候,我們必須選擇樂觀,因為不選擇樂觀的話,等於自己放棄了這段難得的地球旅程!

這段旅程還有很多未知,也有很多體驗等著我們,也許過了 10 年、20 年,會證明我們的樂觀是錯的,可是那又如何,至少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我們玩得很開心!

當紅遊戲「愛爾登法環」,是號稱凌虐玩家無數的魂系列遊戲,超變態的難度是它的特徵。但這個遊戲卻賣得非常好,玩家不斷地被打敗,卻又不斷地重來。你有一點點理性,就會知道這個遊戲大部分的人是沒辦法全破的,而且很多遊戲實況主,也已經擺明跟你講,沒有耐心的人不要玩,但為什麼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玩家投入呢?

我想並不是因為他們理性,覺得自己一定會贏,反而是一種感性的訴求,想去體會到底它有多難,到底難到什麼程度,而且我嘗試著努力,或是參考一下別人的攻略,一旦真的過關那豈不是成就感爆棚嗎?

其實,人生也是這樣,最重要的就是體驗,你一定要相信努力,有可能會創造一些不一樣的可能性。你必須得先選擇相信, 雖然結果怎麼樣真的不能保證。可是,這個過程會讓我們的人生更豐富,學會更多的事情,也讓我們看到更多的風景。

所以,講來講去,我還是沒有回答「成功,到底是靠先天運氣,還是後天努力?」但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重要,我們怎麼看待人生才是關鍵!如果你也認同人生的價值在於體驗過程,而不是到達終點時累積了多少財富地位,那麼起身前行,擁抱未來,我們才會玩得更開心!

 

內容口述 / 姚詩豪;整理 / 邱于瑄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