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溝通

用對方的框架說服他:《玩具總動員4》中的溝通及人生決策

對許多人來說,溝通就是要尋求共識,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每個人因為家庭環境、求學背景、文化特色的不同,看事情的角度都不一樣,用專門的術語來講,叫做不同的「框架」(frame)。的確,溝通的目標之一是「尋求共識」,但是「本位主義」常常會讓我們不自覺地用「強迫對方接受我的觀點」的方法來達成,效果常常是適得其反。那麼,該怎麼做呢?

【大人學書摘】「他應該要想到的!」與其生悶氣,我該如何對伴侶或家人提出要求?

我們都會遇到需要向他人提出要求的時候,比如希望對方能為你做某件事,或者希望對方能保持一種好行為、好習慣。而對於關係親密的兩人,怎麼拿捏提要求時的分寸,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太客氣、太正式會顯得疏遠,太過理所當然又會顯得強勢,缺乏對別人的體諒。處在親密關係中的人,經常會覺得很多事情對方「應該能想到」,而現在「居然要我主動提」,所以在要求的時候,往往持有一種「是你逼得我不得不開口」的不滿。

如何銷售專業型服務與知識性產品?

我特別鼓勵剛進社會的朋友嘗試銷售工作(至少心態上不要排斥)。因為想做好銷售,你必須得與人接觸,並在短時間內掌握購物者的心,看透及解決對方真正面臨的問題。銷售界名言很多,但我最喜歡這一句:「來買電鑽的客人,要的很可能不是電鑽,而是一個牆壁上的洞!」客人的痛點是什麼?如何理解並滿足隱晦的渴望?這正是銷售工作最迷人的一點!然而,如果你賣的不是實體的物品,而是抽象的服務,尤其是知識性、專業性的服務時,銷售技巧又更關鍵了!

你不是不會表達,你只是太怕犯錯!欠缺「被質疑的勇氣」是無法成為好老師的!

最近跟很多老師聊教學這個事情時,突然有感而發,我發現許多人無法成為一流的表達者,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因為溝通能力不好或是邏輯思維不清,反而是他在表達時,腦中過度在意正確性,以至於一下自我懷疑一下戒慎恐懼,最後搞到「你講得很認真,但我越聽越晃神!」的境地......

【大人學書摘】和異性怎樣聊不停?從心理學切入,找出男生和女生截然不同的聊天技巧

今天大人學想選一篇出自中國熱門節目「奇葩說」辯手寫的書《小學問》,這些辯手在節目中,常針對一個議題反覆討論,其實就是我們思辯的過程。這些觀點不見得已蓋棺論定,但是提供觀眾不同的切入點,很有意思。

同事犯錯害到我,我該怎麼說?呈現負面消息的技巧

俗話說得好:「人在職場飄,哪有不挨刀」在職場中,我們常常會陷入這樣的窘境:團隊合作,明明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得不錯,卻因其他同事的失誤,無辜招來不好的結果。面對同事,想寫個 Email提醒對方不要再犯同樣的錯,但是又不想得罪他,有沒有一種能告訴他問題在哪裡,同時還能兼顧對方面子的方法?

【商務英文書信】為何客戶都不回EMAIL?給他一個理由回覆你!

為何客戶都不回EMAIL?對於經常要撰寫英文書信的職場人來說,無論是開發或者聯絡,你是否準確的表達,常常決定了對方是否要回覆,也決定了客戶是否認同你。為什麼對方不趕快回信呢?明明這些要求都很簡單啊,都過了一週,卻還沒有消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