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穿漂漂上班、但不曉得該做什麼」很糟嗎?正視你對工作的期待,反而常是成功職涯的好開局!

「只想穿漂漂上班、但不曉得該做什麼」很糟嗎?正視你對工作的期待,反而常是成功職涯的好開局!

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Podcast《大人的Small Talk》一起聆聽,或者選擇在Spotify上收聽也可以喔!


先前收到一個學員來信提問,20多歲、有著幾年工作經驗的她告訴我,她對於未來該做什麼並沒有太清晰的想法,唯一明確知道的,就是想穿得漂漂亮亮,在環境很好的地方上班。即將面臨三十大關的她對此覺得很焦慮,希望我能給她一些建議。

我跟Joe經常收到五花八門的提問,這個問題之所以讓我特別想回答,其實是因為我在年輕時也曾經碰上類似的迷惘。接下來,我會談談我對此的思考,也希望我自己一路的經驗和發現,能帶給這位學員,以及碰上相同困擾的年輕朋友一些幫助。


穿梭工地一年後決心離開,重新檢視自己對工作的期待

土木工程研究所畢業後,我一心想去建築工地上班,只覺得可以從零到有蓋出一棟大樓超酷!但等實際工作了幾個月後,我才發現「這跟我想的不一樣」。我想像中的現場工程師,是手拿著工程圖,時程表,指揮施工團隊把大樓一層層蓋起來。但真實的工地其實更像戰場,沒人告訴你規則與章法,每天幾乎都是在混亂中向救火隊一樣度過。更別提常常要穿梭攀爬,走鋼樑,相當危險。

雖然是我自己選的,但在那份工作中,我明顯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於是我做了不到一年就離職。

離職後的某一天,我媽媽告訴我,她早就知道這份工作我不會做太久,我問為什麼,她說:「你從小就喜歡乾淨、漂亮、整齊的東西,你會把作業寫得很整齊,筆記抄得很整齊,你比較喜歡看書,是一個比較喜歡知性、比較有紀律的人,工地這個環境顯然跟你的本質不太一樣,所以我不覺得你會在那邊做得很開心。」

我聽了傻眼馬上回問:「為什麼妳不早講?」沒想到我媽回答:「年輕人本來就要多嘗試,親身體悟到的才會有感覺,就算我當時跟你講,你也未必會聽呀!」

媽媽這番話實在太妙了!

原來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一些特質,這個特質也許自己看不清楚,卻會影響我們的職涯抉擇。當時才20多歲、剛離開第一份工作的我,自此開始認真思考:我心中理想的工作是什麼?是否符合我的特質呢?

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進什麼領域、做什麼職務,可是我心中有一個相對清晰的想法,那就是:

我將來想在大城市裡的商業大樓工作,這棟大樓外觀漂亮、可能有著玻璃帷幕,我則是穿西裝、打領帶,體面地坐在裡頭工作,而不是像過去一樣穿著牛仔褲穿梭工地。另外,我也想像我會跟許多看起來很「菁英」的外國人共事,可能常常要做簡報,而且上班是用英文來溝通的。

雖然想像得很美好,但真要問我那是什麼工作,其實我也說不出來。


看似膚淺的想像,可能成為職涯發展過程中的強大力量

這個想法其實跟「只想穿美美上班」的學員很類似,乍聽之下是個膚淺的幻想。但其實現在回過頭看,我認為這個想法一點都不膚淺,甚至,在腦海中建立這樣的圖像,反而是非常強大的力量,會驅策你在工作過程不斷努力,甚至在一些交叉路口做出正確的抉擇。

假設你能事先在腦海中建構對理想工作的想像,當你感覺目前的工作和想像中的有嚴重落差時,自然就會意識到待在這個環境可能不是太理想。

我的第二份工作還是去了一家工程公司,但角色從「工地管理」轉換成「設計規劃」。雖然同樣是工程領域,但仍有非常多面向可選擇,其中確實有些符合我的想像(在大都市、有外國人、穿著體面、重視交流)。像是一些比較大型的營造廠,或者一些專做公共工程、甚至海外工程的公司,都可能是適合的選項,我就進了其中一間。

隨後每次轉職,我都以這個「心理圖像」做為我的指引,我會問自己:這份工作距離我心中的想像是更近?還是更遠呢?

後來某一天,一個平凡無奇的上班日。我剛完成一場的商業簡報。窗簾拉開,窗外映入眼簾的,是紐約市的天際線,而台下聽眾中,男士西裝筆挺,女士套裝優雅,他們都是我的工作夥伴,來自常春藤名校的顧問菁英…看到這景象我才突然驚覺,欸~這不就是留在我腦海中多年的景象嗎?

媽!我做到了!


How?不斷釐清與拆解你的期待,並逐步向之靠近

分享完自己的故事,我想給這位提問者的建議是這樣的:

年輕時,我們難免會擔心「只是想穿得漂漂亮亮去上班」這類想法太幼稚了,但你不要怪罪自己膚淺,反而該正面地看待你對工作的期待,就算這期待只是表面形象也好,要自信地擁抱這樣的期待!

接下來,你可以試著把「穿得漂漂亮亮上班」這件事情進一步拆解,當作決策的依據。比方說,穿得「漂漂亮亮」到底是怎麼個漂亮法呢?是穿著CHANEL的俐落套裝?還是前衛的設計師品牌?不同產業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穿搭風格,拆解穿搭,很可能會帶來「產業的線索」。

例如:如果你的答案是前者,想穿得很俐落,那可能表示你傾向在金融業、顧問業這類比較知識性的領域上班;如果是後者,那表示你想做的產業可能偏重設計、時尚或美學。

另外,你周圍的人可能是什麼樣的人?你希望你的同事是什麼打扮、是什麼相處模式?你想在什麼樣的辦公室工作?這種種的「渴望」也都可能成為選擇工作時很重要的參考依據。

年輕時對於工作的選擇難免會有些迷惘,但這反而是個好機會,讓你靜下心來釐清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生活、想追求什麼東西。我強烈建議你把這些想像用紙筆好好地寫下來,並且試著去分析和建構自己理想中的職場模樣。

當然,你未必要完全以這樣的期待來決定要做什麼工作,只是在你不斷丟履歷、爭取機會的過程中,手上累積了幾個offer可以選擇之後,你就能運用腦中的這些圖像來做最終的選擇。跟你對未來工作的期待、工作的環境、工作的氛圍比較接近的機會,不妨就去試一試。


「建構圖像」的2個常見陷阱:過於唯物或唯心

前面說明了建立理想職場圖像的重要性,我在最後也想提醒,在建立圖像,也就是設定理想工作的時候,很多人常犯兩個錯誤。一是太過「唯物」,二是太過「唯心」。

何謂「唯物」?許多年輕上班族之所以想換工作,常是覺得目前工作的薪水已經到頂,福利也沒有同業好,所以希望能換個條件更好的工作,像是薪水至少漲個一萬塊,一年至少有十天的年假等等。這種完全以數值、福利、薪資等數字作為導向的「唯物」求職思維,其實無法幫助你找到讓自己更開心或更喜歡的工作。

為什麼?我們可以用美國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提出的「雙因素理論」(Two-factor theory)中來理解。這個理論把人們工作的誘因分為內部(有激勵效果)與外部(無激勵效果),薪水、福利等其實就是理論中的「外部誘因」,相對於能實際帶來激勵作用的工作挑戰性、責任感等,即便外部誘因完全滿足了你的期待,你也不會變得熱愛這份工作,頂多是從不喜歡變成可接受而已。

所以,用外部誘因來尋覓新工作,其實無法真正解決你對工作的疲倦感。另一個缺點是,人在一個並不真的喜歡的領域中,也是很難創造傑出的表現。

另外還有一種狀況就是太過「唯心」。在找工作的時候,別人跟你說這工作很棒,你一興奮就馬上去投履歷,完全沒有思考這是不是自己想做的?是否符合自己的熱情和專長?連這家公司內部文化、管理風格是如何等通通沒考慮,純粹以別人提供的資訊造成的心理激動就下決定。這跟剛剛提到的單純靠薪資、福利來做決定相比,又太過憑感覺了。

相對理想的做法還是回到前面提及的,你必須透過一些對自我的分析來做決策,將想在怎樣地方的工作、想跟怎樣的人共事等等做具象化的描述,並把它當作追尋的目標。如此,會比較容易滿足你在各方面的期待。

也唯有這樣,你才比較容易把「外部誘因」逐步強化成「內部誘因」,透過從工作中得到的成就感、同儕認同等,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找到工作的意義。在我看來,這是工作能帶給人生最大的價值,也是你能不再厭惡工作、找到工作熱情的最佳解法。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