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事上出差錯,該主動承認還是私下補救就好?一個關於「害怕被罵」的思考

在公事上出差錯,該主動承認還是私下補救就好?一個關於「害怕被罵」的思考

閱讀我文章一段時間的朋友應該會發現,即便我很常在職場文中分享自己遭逢挫折的種種醜態(鳥樣),但就像好萊塢爽片一樣,最後都會透過身邊貴人或相關書籍的提醒,成功克服困難,所有故事終將學到或得到一個好結局。但我必須誠實地跟大家說,現實不會天天都是好事,好人沒有一定得到好報,我沒有特別厲害,而只是選擇事件某個較適合的切面跟大家分享而已。

走跳職場多年,我也曾遇過確實犯了錯的狀況。

事件是這樣的,那天我收到了一份開會通知,附有會議討論所需清單,裡頭包含我們部門和其他四、五個部門針對公司重要專案「全年度績效綜合評比」,出於習慣,我快速掃描了自己部門負責複核的專案,意外發現內容有登載缺失,我負責評比的專案平均分數明顯高於其他部門,且無法真實反應前期行政作業專家排序建議。

我記得自己看到這份清單的時候,背脊發涼、頭皮發麻,我馬上打電話詢問其他部門負責評比的同事,釐清自己是不是在系統作業上出了什麼問題,導致匯出的結果不如預期。

同事小盧:「我就想說妳怎麼建檔這麼快,系統上採二階段資料登錄,連我們這種老手都常忘記前後資料要手動調整一致,你這個新手忘記很正常啦!更何況你前手交接似乎沒有跟你特別提醒這件事。正式開會前還來得及更正,別擔心。我跟承辦人很熟的,要不然我替妳跟打聲招呼?」

我:「姐,拜託妳先幫我跟對方說是我系統操作疏失,導致資料有誤,我今天上午就會先將系統資料更正完成。如果承辦人同意幫我在會議前抽換附件,就真的太感謝了。」

(小盧協助與承辦人溝通後回電)

小盧:「婉言,我已經跟承辦人說好,你系統先改好,她跟主持人報告過你們資料需要更正的事情,主持人說,請妳們部門當天直接在會議口頭說明更正內容及理由就好了,小事啦!」

我:「哎,我理智上也知道這是可以補救的小事,也明白系統操作是非戰之罪,但我情感上還是非常的沮喪跟自責,我『怎麼能』犯這種低階失誤啊!」電話那頭小盧與我陷入很長的沉默。

小盧:「你要記得這真的是一件小事。做對比做好更重要!」

 

「不能允許失誤」的性格,有時反而徒增恐懼

如果你在工作犯了錯,你的第一直覺會做什麼?忽略錯誤?掩蓋失誤?啟動錯不在我模式或想辦法修正它?說實話,我第一時間其實是想掩蓋自己的失誤,並且在與旁人釐清狀況的過程,啟動我的小聰明以找出可以完美卸責的理由。

正如同事小盧說的,我可以怪罪前手交接不確實,或是推說這是全天下新人都會犯的錯,但理智告訴我這些其實對於解決當下問題並沒有幫助。開會在即,我暫時將恐懼及自責的情緒放一邊開始著手解決問題,像是聯絡承辦人、手動更正系統資料,隨著補救作業的實戰過程也讓我慢慢冷靜下來。

事發數小時後,我才能用旁觀者的角度重新省視:「犯錯引發超乎常理的慌張、沮喪及自責,究竟我怎麼了?」為什麼我會用「超乎常理」來描述我的情緒反應呢?舉同事小盧安慰我的話,他覺得這是一件可彌補小事,所以他覺得修正就好,換句話說,沒有必要那麼糾結跟難過,這也表示我的情緒反應超乎他的預期;再者,我的沮喪和崩潰持續好幾個小時,這也影響到後續工作效率,這些都是我自認反應「超乎常理」的理由之一。

然而,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情緒背後都帶著重要的意義,這種犯錯後的過度自責背後隱涵著「我不允許自己犯錯,凡事追求完美」的心理需求。帶著這樣的覺察,馬上我又迎來第二波「打破(自我)完美形象」的挑戰,那就是我要不要將失誤上報主管的選擇。

我先承認,我個人很崇拜現在的直屬主管,就因為自知不足,才會對於直屬主管手腕靈活及精準判斷力佩服不已,當然這背後也有家庭議題帶來的權威情結(有機會再談),正因為這些因素加總起來,我自然不希望被主管發現自己的一直以來完美下屬形象被打破。

於是,我考慮了很久,很大一塊聲音是「就輕輕帶過吧,反正主管會授權讓我代表參加會議,他不會知道的」、「反正你都已經跟承辦單位知會過,系統資料也改正了,沒問題的!」。

 

坦承疏失後,被接納的「奇蹟三分鐘」

然後,正是因為覺察自己容易將「不能認錯」、「維持完美形象」放在「做對事情」之前,下次發生失誤時,我大概又會在欺上瞞下或是心存僥倖的抉擇窘境中,於是我遲疑了一下。

帶著資料走向直屬主管開口:「主管,後天部門聯合開會通知剛寄達,我有件事情想跟你坦承:這個會議發送資料裡,我們部門主責的三筆專案評比資料,因為我系統操作疏失,所以分數明顯高於其他部門。我已經聯繫承辦單位,並且完成修正,會議主持人請我們在會議口頭說明更正原因即可。」

當直屬主管聽到我說出「坦承」、「疏失」等字眼時,他有點愣住,但一聽完報告並了解事件全貌後,他語氣平靜並略略向我點頭說道:「確實這份清單裡我們負責評比的專案分數高於平均,處理好就好了。」當時我並不知道自己臉上表情是什麼,但我知道自己很想哭。

事後回想這段我與主管互動的經驗,我都稱它為「奇蹟的三分鐘」,因為這樣「認錯而不被責怪」的正向經驗,自小到大屈指可數。總體來說,不能輕易認錯的人,除了「追求完美」這個表層的理由外,其實深層的原因是「害怕不被肯定及不再被愛」,而我的症頭則是綜合上述二種原因,對我來說,承認工作疏失等於是展露出自己不完美的一面,也會讓自己暴露在被怪罪的風險中,並且進一步想像自己將再也不被主管肯定(打入冷宮)。

但是,跟主管的這次正向經驗否定了上述那些我腦中的「想像」,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認知取替」,意即你能用新的經驗(認知)覆蓋過去經驗,透過區隔過去與當下經驗,開展新的行為進而打破舊有循環。這個奇蹟三分鐘對我而言,就是這樣一個對負向經驗「認知取替」的重要閃亮的里程碑。

 

人生該自我負責,而非過度苛責

你害怕承認犯錯嗎?或許,我換句話再問你一次:「你害怕承認犯錯後『別人怎麼看不完美的你』嗎?」像我這樣難以承認自己錯誤的完美主義者,在職場上總是兢兢業業、律己甚嚴,不太需要別人擔心,一旦犯錯可能會默默承受自己內心的龐大壓力。

如果你也是像我一樣的人,我想提醒你(也提醒我自己),凡事做到自我負責就好,而不要過度自我苛責。

近年來不是很多人在討論「允許不完美」的觀點嗎?或許,現階段我們仍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去相信「當下的我已經足夠好」的事實,但正因為我們都是人,所以不必然完美,而現實不完美,也不代表它不美啊!祝福所有願意鼓起勇氣去擁抱、接納完整自己的你們,我們不需要完美,但卻能完整。祝好。

原文轉貼自:阿米果的人生攻略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